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深度融入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哈尔滨师范大学依托共青团第二课堂课程化改革实践经验和非遗文化知识的传承,创新开设美育第二课堂——“非遗学堂”。
10月28日,江北校区在师创空间二楼开课,校团委社团管理部教师王思骄、匠心传韵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董婉莹,与30名学员共同参与“金箔画”主题实践学习。
当“金箔流光”遇上“美育学堂”
江北校区本期课程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环节中,教师围绕金箔工艺展开,既讲解其起源、金箔的用途及金箔画的历史文化——从南朝文献记载的金银箔,到唐朝金箔画的盛行,也详细阐述了金箔画的流传脉络与制作方法,为制作璀璨金箔画奠定基础。
10月29日,江南校区在创意设计产业园四楼开课,本次“中华剪纸——吉祥石榴”课程由海山经纬文创社赵娜主讲。石榴是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吉祥纹样,向来承载着多子多福、红火繁荣的美好寓意。
当“吉祥石榴”遇上“美育学堂”
江南课程实践环节中,学员们仔细对照模板轮廓,精准把控线条走向,按步骤完成描底作业。活动中,学员们专注的神情与金箔画的精致纹样相映成趣,当笔尖落下清晰的线条,我们欣喜地看到,美育的生动形态正在手工创作中悄然绽放。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推动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以第二课堂课程化改革为有力载体,将劳动精神培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