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房交易中,在购买完法拍房后,是否需要缴税?缴多少?怎么缴?您是否也有同样的疑问。
以往,法院判决虽明确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但未明确法拍房买收方所需缴纳的契税、印花税等税款的计算方式,以及申报缴纳的期限和地点,导致部分当事人因税务知识不足,未主动申报或者错误处理应税事宜,而引发后续税务争议或处罚。那么,怎么让当事人了解纳税义务呢?
为解决后续可能衍生的税务问题,七台河税务局对标其他地市先进经验做法,联合七台河市中院在充分研判全院案件、广泛征求业务部门意见后,针对案件所涉及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适用、纳税义务等关键信息,进行精准解读和明确提示。针对不同类型涉税案件的特点,量身定制纳税提示模板,让当事人清晰知晓自身纳税义务。
一是法拍房案件纳税提示模板。围绕法拍房交易中当事人最关心的“缴什么税、缴多少、怎么缴”问题,明确买受人需缴纳的契税、印花税;同时列明出卖人应承担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个人所得税等。并特别提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申报期限,以及未按期纳税的滞纳金和罚款风险。
二是企业偷税漏税案件纳税提示模板。重点说明企业需补缴的税款种类及计算依据,详细解释滞纳金的计算方式。同时告知企业补税流程,明确纳税人救济渠道,告知纳税人对税款计算有异议可申请行政复议,并提醒企业后续需规范财务核算,避免再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个人劳务报酬涉税案件纳税提示模板。针对个人取得劳务报酬的场景,明确支付方代扣代缴与个人自行申报的衔接要求,还详细说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及适用税率,让纳税人清楚税款计算逻辑。
通过对涉税案件的分析与归类,使裁判文书附带的纳税提示内容更加精准与有效,确保当事人能够清晰理解自身的纳税责任和义务,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后续涉税争议。截至目前,已在12份涉税案件裁判文书中增加精准纳税提示内容,显著降低了相关案件的后续涉税争议发生。
通过附带精准纳税提示,纳税人对税法规定的认知更加清晰,主动申报纳税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以勃利县人民法院审理的某法拍房案件为例,买受人李女士通过司法拍卖购得一套位于勃利县的住宅,在收到附带纳税提示的裁判文书前,她误以为“法拍房只需支付拍卖款,无需额外缴税”。而裁判文书中的纳税提示详细列明了她需缴纳的契税、印花税的税款计算方式,以及申报缴纳的期限和地点。李女士按照提示进行法拍房过户,顺利完成了税费缴纳。据统计,此类法拍房案件当事人主动纳税率较之前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纳税人像李女士一样,主动了解政策、按时缴纳税款。
税收法治环境的公平公正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法拍房交易领域,清晰的纳税提示消除了潜在买受人的“税费顾虑”,推动法拍房市场交易更加活跃。据勃利法院统计,附带纳税提示创新举措实施后,我市法拍房成交率较去年同期有不小的提升,不少投资者因明确了税费成本,更愿意参与法拍房投资,既盘活了存量房产资源,也为地方财政增加了税收收入。
下一步,七台河市税务局和七台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府院联动,总结实施经验,完善纳税提示内容,以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持续提升税收法治建设水平,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李媛媛|编辑: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