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启新程,安全护航伴成长”为切实增强校园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哈尔滨市尚志市公安局组织治安、反诈、禁毒、交警、环食药侦以及派出所等多个警种,精心策划了一场“心连心 手拉手”警校共建安全宣讲活动。活动中,民警通过案例剖析、实物展示、情景模拟等形式,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生动实践,为体校学员的新学期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交警大队民警现场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短视频,结合视频内容,详细讲解学生在路上行走和骑车时的注意事项:“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能低头看手机;骑电动车必须戴头盔,速度不能超过15公里/小时;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追逐打闹。”学生们认真聆听,不时举手提问,交警一一耐心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同学们,溺水是青少年意外伤亡的‘头号杀手’。”治安大队民警详细阐述防溺水“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不结伴无领游、无家长教师不带游、不到无设施救援水域游、不涉不熟水域、不熟水性不擅自下水施救。民警还列举了溺水案例,强调违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自觉绷紧安全弦。
反诈中心展台前,民警拆解“游戏充值诈骗”套路:“骗子会伪装成客服,以‘账号异常’‘免费领皮肤’为由诱导转账。”民警发放的《青少年防诈手册》被学生们争相传阅。“凡是要求扫码付款、提供验证码的都是诈骗!”警示语引来学员们阵阵点头,大家纷纷表示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禁毒大队的30余种毒品模型展台成为关注焦点。民警手持“邮票”状LSD毒品模型说道:“这种新型毒品厚度仅0.1毫米,沾在皮肤上就会中毒。”民警接着揭秘毒品伪装术:“有些被包装成‘奶茶粉’‘跳跳糖’,甚至藏在电子烟油里。”现场响起阵阵惊呼声。民警强调:“陌生人的饮料不能喝,来源不明的零食要丢掉。”学员们纷纷点头,将这句话牢记心中。
派出所民警的防欺凌宣讲引发深度讨论。通过重现“起外号”“网络辱骂”“孤立同学”等场景,引导学员思考应对策略。学员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要尊重他人,不做欺凌者,也不做旁观者,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
环食药侦大队民警拿着添加剂超标的小食品包装说道:“甜蜜素超标4倍,长期吃会损伤神经。”民警还教授识别“三无”食品的方法:“看生产日期是否完整,配料表有没有‘山梨酸钾’等防腐剂。”学员小张表示:“以后买零食时,懂得了如何鉴别食品安全了,再也不会买‘三无’产品了。”
宣讲结束后,治安大队、派出所民警与校方领导召开座谈会。治安大队民警提出:“我们将联合学校建立安全巡查机制,定期排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派出所民警补充道:“会加强上下学时段的巡逻防控,确保学生安全。”校方领导表示:“会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课程,与警方形成长效联动机制。”这场兼具专业性与温度的安全课,让安全意识如种子般扎根在青少年心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防线,助力他们在新学期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来源:尚志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