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航灯闪烁。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大庆航空救援支队正式拉开年度夜航训练序幕,多架直升机依次升空,在深邃天幕中划出璀璨航迹,全面锤炼队伍夜间航空救援实战能力。
“条件符合夜航标准,各机组检查好可以开车。”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架橘红色直升机依次启动,战鹰列阵、旋翼飞转,在停机坪上构成一幅壮观的画卷。夜航训练作为支队年度飞行训练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夜航训练旨在进一步提升飞行员夜间黑暗环境下的技战术水平,强化全天候遂行任务能力。
支队集中利用2周时间开展夜航准备工作,严密组织夜航组织指挥与教学法研究会、飞行准备会,明确训练任务、组训模式、训练重点、安全险点,针对性完善特情处置预案,开展夜航全要素演练及检查验收,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到位。训练开始前,机务人员逐机检查直升机装设备状态,飞行员针对气象特点开展直接准备,航管气象、外场保障等各要素在岗在位。开飞后,指挥组依托指挥监控实时掌握各机空中动态,通过无线电精准下达指令;飞行员严守操纵规程、精细操作,采取经验丰富教员相互带飞的方式,完成夜航间断后恢复,随着最后一架直升机平稳着陆,参训机组顺利完成既定课目,达到了预期训练效果,年度夜航首飞实现“开门红”。
夜间飞行能见度低、环境复杂,对飞行员的操纵准确性提出极高要求。支队始终坚持“从难从严、贴近实战”组训原则,突出夜间搜索营救、机降索降等应急救援课目训练,不断夯实飞行员核心能力。
“夜间飞行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人员的心理与意志。”一名参与飞行的年轻飞行员表示:“只有一次次在黑夜中起飞,才能真正具备成为人民群众‘空中守夜人’的底气。”
下一步,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将继续坚持战斗力标准,紧盯应急救援使命任务,持续开展复杂气象、陌生地域、模拟实战背景下的飞行训练,加快提升综合救援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航空应急救援尖兵力量。(高思成、张禹长宏、闫安童|编辑: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