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民生是发展的根本。七台河市始终将群众文化建设置于城市发展核心位置,以精品创作铸魂、以品牌活动聚力、以普惠服务暖心、以非遗传承焕彩、以设施升级固本,让文化养分浸润城乡角落,为群众幸福生活注入深厚文化底蕴,绘就出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以文铸魂,艺术创作镌刻精神印记
近年来,七台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推出情景歌舞剧《冰之梦》,展现冠军成长历程与冰雪运动发展史;推进以冠军文化为题材的京剧《冰道》创作,助力《我心飞扬》剧组完成剧本打磨。同时,创作小说、快板、小品等近200部作品,弘扬冠军文化,展现冰雪气息与黑土风情,唱响“冰雪冠军城”文化强音。
以节聚力,品牌活动擦亮文化名片
以“幸福满龙江”为主题、“冠军传奇”为品牌,市、县、区联动开展“七台河之夏”“七台河文化艺术之冬”“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整合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形式,累计举办活动200余场,吸引群众近10万人观看,以地摊经济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
创新推出原创摇滚音乐节、花朝节、《西游记》主题音乐会等特色活动,引进波波脱口秀、魔幻大马戏等商业演出,常态化开展俄罗斯“探秘奥运冠军城”研学游才艺展演。今年6月,市群众艺术馆携8个精品节目亮相俄罗斯阿尔乔姆“友谊的旋律”国家艺术节,推动冠军文化走向国际。
以惠暖心,文化服务织密幸福网络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打造桃山“万宝音乐季”、新兴“万象大舞台”等“一区一品”品牌,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50余场,惠及超50万人次;围绕文化宣传周等节日,开展惠民演出近百场,“文化下乡”“专家下基层”打通乡村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群众艺术馆打造“艺启学堂”,设立15门科目32个班,招收学员2000人;开设非遗+夜校课程,涵盖剪纸、书法等,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让艺术走进百姓生活,培育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以遗焕彩,非遗传承绽放时代新光
七台河市现有1项国家级非遗(刀剑锻制技艺)、11项省级非遗和48项市级非遗,有71位传承人坚守传承。通过“非遗五进”、研学体验、线上线下展演等近30场活动,让刀剑锻制技艺、勃利黑陶等“老手艺”走进群众。今年6月开放的非遗展馆,集中展示70余件非遗精品,成为文化“活态课堂”。
以基固本,设施升级构筑文化共享新生态
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建成四级设施网络。2022年9月投用的市文化中心现已接待135万余人次,全市有县级以上文化场馆6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5个、文化广场232个、农家书屋229个。
2024年底,建成首家“城市书房”、23个流动图书室及18个图书馆分馆,开展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借助“国家文化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阵地,全年推送数字资源、活动预告等2000条,推动文化服务深度融合。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来源:七台河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