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哈尔滨:“清凉游”释放夏日文旅消费活力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哈尔滨:“清凉游”释放夏日文旅消费活力

来源:新华网 2025-08-12 17: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们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游览(7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宾馆,该建筑以新艺术运动风格著称(7月30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人们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游览(8月5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人们在位于哈尔滨市西十三道街的宽街博物馆前驻足,其前身为百年建筑“东和昶大楼”(8月5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人们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万国洋行前拍照“打卡”(7月30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一位游客(右)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商店内选购商品(8月5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一家沙画创意设计中心,沙画师薛以恒正在为顾客制作沙画(8月5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商店内选购工艺品(8月5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身穿公主服饰的游客在哈尔滨建筑艺术广场进行摄影旅拍(7月30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游客在哈尔滨太阳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骑行游览(7月31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建筑。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局部景观(无人机照片)。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8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辅街上的宽街博物馆参观。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8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游览、拍照。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8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一家俄货店挑选商品。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人们在哈尔滨中央大街肖克庭院景点参观游览(7月30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面包石”地砖(7月30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游客在哈尔滨太阳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乘船游览(7月31日摄)。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哈尔滨大剧院(无人机照片)。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7月30日,车辆在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前行(无人机照片)。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松花江与沿岸的哈尔滨城市建筑(无人机照片)。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哈尔滨滨水大道花海(无人机照片)。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无人机照片)。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7月30日拍摄的哈尔滨城市建筑与周边的湿地景观(无人机照片)。

立体的建筑艺术博物馆中央大街、古韵与新潮互相碰撞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哈尔滨大剧院、怡人的湿地生态景观……今年夏天,“冰城”哈尔滨凭借凉爽气候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享受消夏时光。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86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4%。

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