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灯谜有意思‘白粉末,断魂散,一朝沾,家难还’,谜底肯定是毒品!”元宵节的林则徐纪念馆,小朋友们拿着猜对的灯谜纸条,乐呵呵地领了份印有禁毒知识的小礼品。这是七台河市公安局禁毒部门借着传统节日搞宣传的一个缩影。作为“奥运冠军之城”,七台河市公安局禁毒宣传就像当地运动员的速滑技巧一样,既有精准发力的巧劲,又有全面覆盖的广度,在创新实践中织密了一张全民参与的禁毒防护网。
节点里藏着“禁毒课”
六一儿童节当天,保中广场上聚集了大量青春的脸孔。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刚把“禁毒知识闯关”的道具摆好,就被一群中学生围住了。“霍警官,这个新型毒品长得跟奶茶一样,怎么分辨啊?”初三学生举着手机里存的图片追问。霍警官拿起仿真模型,结合真实案例娓娓道来,把其中的门道讲得清清楚楚,末了还塞给他一本《青少年禁毒宣传手册》。
“6・26”国际禁毒日,禁毒支队民警李作嵩做客交通广播直播间,给广大市民普及禁毒知识,“李警官,药品怎么能是毒品呢?”面对青少年的追问,李警官拿起仿真模型,结合案例讲得明明白白。这样的场景,在七台河的重要节点已成常态。
除了法定宣传日,禁毒部门把目光投向了传统节日。植树节那天,中心河乡的小广场上热闹非凡,居民们挥锹铲土,种下一棵棵“禁毒树”。社区老党员张大爷边种树边给身旁的孩子们念叨:“这树得好好养,就像咱们的防毒心,得天天护着,才能挡住那些坏东西。”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还在树牌上写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字样。清明节,禁毒志愿者带着中小学生来到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举行禁毒宣誓仪式。“我宣誓,坚决抵制毒品侵害,积极参与禁毒斗争……”11岁的小学生声音洪亮,眼神坚定,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让她明白,禁毒也是一场需要坚守的战斗。“节日里大家心气顺,这会儿讲禁毒,比干巴巴说教管用多了。” 从事禁毒宣传13年的志愿者刘国深有感触。
冠军城的“禁毒范儿”
“滑得再快,也别碰毒品这条‘邪路’!”在七台河体育中心的训练馆里,禁毒宣讲员在讲解禁毒知识。而旁边,短道速滑奥运冠军王濛的海报格外醒目。作为禁毒形象大使,她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禁毒事业。禁毒小将们以王濛为傲,心中牢记“练体育靠的是实打实的汗水,防毒拒毒也需要拿出这股较真劲儿”。
不只是体育圈,文旅场所也成了禁毒宣传的“新阵地”。冬季冰雪嘉年华现场,冰雕雪塑间的禁毒宣传区格外热闹。禁毒民警带着“VR禁毒体验设备”设起体验点,旁边的长桌上,书法家们正挥毫泼墨书写禁毒对联,“冰清玉洁拒毒品,雪兆丰年护家园”“珍爱生命远毒物,乐享冰雪过好年”等一幅幅对联引得游人驻足。来自俄罗斯的游客看得饶有兴致,还举着自己的“作品”跟民警一起向围观群众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毒品,不好!我们,一起反对!” 刚体验完VR设备的高中生张某摘下眼镜,手还在微微发抖:“太吓人了,那幻觉就跟掉进深渊似的,这辈子都不会碰那东西!”
身边事讲透“禁毒理”
“各位听众早上好,欢迎收看‘小七说禁毒’,我是宣讲员小王。今天咱们来说说,吸没吸毒,眼睛可能会告诉你……”“小七”们也成了七台河禁毒宣传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每个禁毒宣讲员都是“小七”,他们的栏目深受大家喜爱。之前“小七”讲了毒品犯罪的量刑标准,详细解读了不同种类毒品、不同涉案数量对应的处罚。节目结束后,有位听众打来电话说,自己亲戚差点被人引诱参与运毒,听了节目知道后果严重,及时劝住了亲戚,“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节目救了一个家啊!”
线上热闹,线下也不闲着。餐馆里的消毒餐具包装上印着禁毒小知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字样随餐具摆上餐桌;公园广场的橱窗、电子屏滚动播放禁毒漫画和短视频,遛弯的市民时不时停下脚步看看。禁毒志愿者李姐的包里总揣着禁毒宣传单,走家串户时顺手就发了:“张大妈,您孙子放暑假了,可得提醒他别去网吧乱交朋友。”在茄子河区的农村大集上,禁毒志愿者用快板唱禁毒:“罂粟花,虽好看,结出果实是祸端……”大爷大妈们听得津津有味,还跟着节奏打拍子。
如今的七台河,禁毒宣传就像融入城市血脉的基因,在街头巷尾、在节日庆典、在赛场景区,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正如禁毒支队负责同志刘永明所说:“禁毒不是独角戏,得让老百姓觉得这事跟自己息息相关,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筑牢这道全民防线。”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