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1日,鸡西市师范附属小学校44名师生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开展“中俄童行手拉手 共绘友谊向未来”主题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为期五天,有效促进了中俄青少年文化交流,拓展了师生国际视野,为两地教育合作注入新活力。
在研学活动中,鸡西学子通过书法、京剧、傣族舞、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展演,生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俄方师生积极参与互动。当《喀秋莎》的经典旋律响起,中俄师生共同演唱,语言带来的隔阂在欢歌笑语中渐渐消融。此外,双方教师围绕艺体教育、研学课程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度交流,并达成了线上教研与资源共享的合作意向。
期间,师生们深入探访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多个地标景点与文化场馆,包括鹰巢山、远东联邦大学、C-56潜艇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等。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他们感受着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底蕴、科技发展与艺术氛围,这不仅有效拓宽了大家的审美视野,也增进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四年级学生王梓萱在日记中写道:“原来不用妈妈提醒,我也能记得带齐东西。”带队副校长翟胜燕深有感触:“旅程不仅让孩子们看见广阔世界,更遇见了更独立、更勇敢的自己。”从初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期的井井有条,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实现了自我突破。
近年来,鸡西市已促成3对中俄校际联盟签约,三年累计接待俄方师生来访6批200余人次,派出师生166人次,逐步构建起“理念对话-校际合作-机制创新”的交流体系。据了解,今年“十一”假期,鸡西市将继续组织初中师生赴俄开展研学活动,进一步促进文化互鉴与民心相通。(张默、杜凯 |编辑: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