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口水都觉得自己会胖。” 黑龙江省黑河市市民孟女士躺在黑河市中医医院减重门诊的治疗床上,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听邻居推荐来的,“邻居半年减了三十斤,我也想试试看。”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体重管理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中医特色减重门诊也逐步走入公众视野。黑河市中医医院早在两年前就设立了这一门诊,专为超重人群提供包括穴位埋线、针灸、拔罐和中药调理等综合干预方案。
据康复科主任姜山介绍,穴位埋线是一种通过特制针具将可吸收蛋白线植入特定穴位的传统疗法,具有持续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打通经络的作用。
“有些穴位可以降低对食物的渴求,有些可以健脾利湿,帮助体内湿气排出。”姜山说,“尤其是很多人代谢异常,不是吃得多,而是吸收慢、排出差。中医减重不靠节食,而是在恢复身体运化能力。”
姜山认为,与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减肥药相比,中医方案最大的优势是安全、可控。“很多减肥药含兴奋剂,让人处于病态消耗状态,一旦停药就反弹更严重。我们不追求短期体重变化,而是恢复身体代谢功能。瘦,是身体正常运作的自然结果。”他说。
中医院心脑血管科主任陈丹补充指出,中医干预在青少年人群中同样显示出显著效果。“我们去年接诊一个14岁的女孩,身高接近1米7,但是体重却高达190斤,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发育。”
“她爸爸每个月都会从北安市带她来治疗。因为学业紧张,就集中治疗几个穴位,再配合营养调理和运动。几个疗程后,体重降到140多斤,人也开朗了许多。”陈丹说。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5年3月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援引《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肥胖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威胁日益突出,中医作为一种温和干预方式,正在成为家庭关注的新选项。
黑河市地处中俄边境,门诊也接诊了不少俄罗斯患者。“他们典型是中心型肥胖,饮食高热量高盐高脂,内脏脂肪比例高。中医用化湿、健脾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姜山说。
这些跨国患者的正面反馈,也为中医体重管理走出国门提供了潜在路径。
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提出“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的背景下,黑河市中医医院减重门诊的实践,展现了中医方案在应对超重肥胖问题,特别是改善代谢功能和提供个体化调理方面的探索,中医体重管理正以其温和、安全、系统的特性,成为全民健康战略中的一个小切口,也是一种大智慧。(朱紫 王佳琳 |编辑: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