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校环保实践:让每一粒种子都成为生态文明的使者

黑龙江高校环保实践:让每一粒种子都成为生态文明的使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4 09: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粒种子,一份承诺。6月世界环境日活动期间,哈尔滨华德学院、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们收到了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黑龙江)有限公司联合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发放的特制“环保种子卡片”,将绿色行动从校园延伸至日常生活,开启了一场持续性的环保实践。

这些卡片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内嵌太阳花、薰衣草等易成活花种,寓意着环保理念的生生不息。“这不仅是种子,更是环保的接力棒。”哈尔滨华德学院的陈同学在领取卡片时的话语,道出了青年学子对环保的深刻理解。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将种子植入宿舍窗台或家中花盆,细心记录种子破土、抽芽、绽放的每一个瞬间。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王同学在社交平台分享的种植日记,收获了百余点赞,她写道:“看着亲手种下的植物日渐茁壮,我深刻体会到了绿色植物对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这种沉浸式的环保体验,让环保理念变得触手可及,深入人心。

中粮可口可乐黑龙江公司选择植物种子作为环保载体,旨在通过亲身参与,让同学们与自然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据悉,该企业三年来持续创新环保教育,此次种子卡片活动是其“可持续发展”系列行动的新尝试。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陈婷表示:“体验式环保更能点燃年轻人的热情,推动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嫩芽破土而出,这场绿色行动仍在持续发酵。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高校合作,将优秀种植案例汇编成“校园植物图鉴”,并举办“最美环保绿植”评选,让环保理念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正如一位参与学生所言:“每一片新叶都是地球的呼吸,我们种下的,是未来的希望。”(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