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时完成一台网络改造“手术”

四小时完成一台网络改造“手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13 09: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通信工陈欣悦在机械室内配合施工

通信工朴睿正在电脑前操作施工流程

“到点以后通知哈一级网管开始进行割接施工!切记一定要核对好标签再动光纤!”9月6日凌晨0点30时,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传输工区里灯火通明,24岁的通信工朴睿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盯着屏幕,屋内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在进行全路首个高铁路由器由IPV4数据割接至IPV6+路由器工程,而每次施工时间只有四个小时。

高铁数据网负责高铁客票办理、旅服等重要业务的承载工作,网络速度和容量直接影响着业务办理速度和旅客体验舒适度。其中,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数据网现使用的是IPV4网络协议,暂时能够提供网络地址来保障通信畅通。但近年来,随着铁路科技不断发展,在安全、行车等工作中投用了更多科技化、智能化装备,使原有的网络地址容量显得捉襟见肘。

去年12月,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率先在牡丹江电务段哈牡客专线路上组织IPV6设备安装工作,计划将哈牡高铁原有的IPV4设备替换为IPV6设备。升级改造后,网络传输和容量大幅度提升,可以满足当前及后续一个阶段的网络使用需求。这也是全路首例网络升级改造项目。

施工改造由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电务部统筹布署,按三个层级分批次进行施工。朴睿和他的14名同事,成为了牡丹江电务段首批参与施工改造任务的成员。施工前期,他们需要紧密联系哈一级网管,规划操作流程,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保证升级项目顺利进行。

“这次改造项目覆盖哈牡客专全线11个车站,我们就像“主刀医生”做“神经手术”一样,要把网络改造部分重新连接在一起,但同时还不能影响其他分支的正常使用,所以难度非常大。”调度指挥中心传输工区工长赵红雅直言,这次施工,无异是在啃一块硬骨头。

在朴睿的电脑桌上,摆着咖啡、眼药水。从施工起,他和14名同事被分成3个小组,以倒班形式轮流对牡丹江电务段管内施工范围进行改造。工作时,他们与一级网管同时操作,既要在机房重新布放通信线路,又要在电脑前测试各种通道否畅通。搭错一条线路、未测通一个通道,就会危及列车运行安全。

“为了不影响高铁正常运行,所以只能在凌晨的天窗时间割接,每次施工只有4个小时时间,时间真不够用。”为了保证夜间工作的专注度,朴睿和同伴们就用咖啡撑着,眼睛酸了,就滴些眼药水。

今天的工作,他们需要在4小时内完成哈牡高铁亚布力西至尚志南间的新老设备业务转移工作。

“现在测试!”赵红雅指挥着朴睿按规定步骤操作。密密麻麻的字母迅速滚动着,看得眼花缭乱,而朴睿必须仔细核对每一组英文单词,确保数据输入万无一失。时至深夜,朴睿的眼睛里早已布满红血丝,酸胀得直流眼泪,他用凉毛巾擦下脸,又继续投入工作中。

与此同时,在120公里外的亚布力西机房中,另一名施工人员陈欣悦同样绷紧着神经,她需要配合朴睿将光纤按规划的次序接入设备中。

光纤接口直径只有1毫米,陈欣悦要将几十根这样的光纤在数以千计的接口中精准找到位置并接入,一旦接错一个口,列车就无法正常行驶。

“好,第三根已接入,设备灯亮,你们可以测试性能了!”陈欣悦拿起对讲机说道。

最后15分钟,朴睿却接到最后一项测试通道显示异常的通知,这让他冒了一身冷汗。

赵红雅提醒道:“不要忽略任何细节,连光模块也会影响结果!”

朴睿再次逐条梳理径路,终于在最后五分钟内,将通道测试完成。确认测试合格后,朴睿长长舒了口气,此时,天空已微微泛白。(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图片:孙冰冰)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