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从地下到地上 深耕能源潜力

大庆油田:从地下到地上 深耕能源潜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3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庆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 许书晨摄影

一盒盒岩屑、一段段岩心……走进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岩心馆大门,一本厚重的油田史书在这里徐徐展开。

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稳产27年、4000万吨以上稳产12年、3000万吨以上稳产9年……开发建设60多年的大庆油田已步入“后油藏、非常规”时期,如何把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机遇,守住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地位,持续高扬大庆红旗?

大庆油田加速上扬能源总当量、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清洁替代率、效益增长率持续向上的成长“第二曲线”,形成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绿色发展”新格局,以实践作答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百年油田如何“走得远、走得稳、走得好”的问题。

科技赋能——挺进百年油田

“石油其实藏在比头发丝还细的岩石缝隙中,我们要做的是用科技手段,把石油从犄角旮旯‘榨’出来。”从大庆油田岩心馆讲解员冀晓珊的描述里,能够深刻感受到,在石油开采中,科技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引擎。

一次采油依靠地层自然能量“喷”油,二次采油通过注水“挤”油,而三次采油则需借助化学剂“洗”油,每一步都考验着科技实力。

岁末年初,大庆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研发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那是几代石油科研人员挑灯夜战、接续奋斗铸就的自强之路:创新发展了化学驱驱油理论,自主研发了系列驱油剂,创建了完整的工程技术体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大规模工业化应用该技术的国家,并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化学驱研发与应用基地。

在勘探开发研究院,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一摞资料,一米小床,见证了页岩油研究部署项目经理部经理、松辽勘探研究室主任张金友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与夜。勇闯非常规勘探开发“无人区”,向世界级难题发起挑战,他带领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陆相非常规油气资源从“0”到“1”的历史性重大战略突破,为百年油田建设找到了“大粮仓”。

“目前,我们在原位成藏理论、地质工程一体化甜点评价技术和有效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展望油田未来,张金友信心满怀。

在大庆川渝探区成都勘探开发研究院里,“以川渝之‘增’支撑油田之‘需’”成为这支年轻队伍的“座右铭”。院里近两年招聘了近百名博士、硕士,一大批“90后”甚至“00后”科研人员正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成长,在科研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

川渝勘探研究室副主任曾宏斌年仅28岁,是一名标准的“95后”。在侏罗系页岩油领域,他和同事们一起部署了平安101井,大斜度段页岩和砂岩两次试油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明确了凉高山组具备规模增储和效益开发潜力。

保持原油高质量稳产犹如登山,越来越陡、越攀越难。但几代大庆石油人接续奋斗、全力攻关,紧握科技自强主动权,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新突破,已形成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的良好局面,锚定建设“供给高效、环境友好、创新引领、治理现代、旗帜高扬”百年油田目标奋力前行。

绿色转型——铺就发展之路

盛夏时节,大庆油田风光旖旎。深蓝色的光伏板或整齐排列、浩瀚如海,或零零散散、点缀井间;高耸的白色风机,如同优雅的巨人,缓缓旋转庞大的臂膀,与蓝天白云共舞,编织出一副清洁能源的美丽篇章。

聚焦“双碳”目标,大庆油田坚持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落实中国石油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部署,规划建设低碳油气生产、清洁能源供应、氢能产业、CCUS/CCS四大基地,“像抓油气业务一样抓新能源业务”,力争到2035年形成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大庆油田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发展新能源,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优势。不仅享有充沛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年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均达到优质标准,适合建设大规模风电和光伏项目。同时,具备“风光气储氢”融合发展优势,拥有庞大的能源需求和稳定的负荷,为清洁电力消纳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为例,这里不仅有壮观的“光伏田”和高耸的风力发电机,还有首个工业余热利用项目。据喇嘛甸油田新能源办主任张建军介绍,喇嘛甸油田担当的低碳示范区项目,是集风、光、热、储、氢多能互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综合示范园区。

随着工程的陆续完工,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将有29台风机拔地而起、13万块光伏板徐徐铺开,智能微电网将实现从发电、管电、用电到储电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油田生产余热、天然地热等将通过热泵取热换热转变为“绿色热能”;随着今年年底即将投产的“喇2浅冷站”并入管网,绿电制氢、氢气掺混到天然气管网将逐步实现。力争到2025年,喇嘛甸油田清洁能源替代率将达到46.4%以上,到2030年将达到60%以上。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大庆油田的新能源项目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林甸16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劳动竞赛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石油首个碳中和林、首个水面光伏项目、首个U型井地热供暖试验工程、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先后落户;国内首例原油碳足迹评价证书,标志着油田在碳足迹评价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6月底,新能源累计发电量已超8亿千瓦时,产业“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显著提升。

智能驱动——实现弯道超车

采油九厂是大庆油田管理面积最大的采油厂,从市区到最偏远的管辖班组,路程长达近4小时。因此,信息的有效沟通成为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

近日,采油九厂龙虎泡作业区注采七班的值班副班长关民接到了来自作业区数字化监屏员宋杨的紧急电话。“关班长,智能分析系统发出语音警报,检测到一口井异常停井,请您尽快查明停井原因。”接到通知后,关民迅速响应,在不到50分钟内排除了井上的故障,恢复了正常抽油。

采油九厂油田管理部副主任乔森介绍,他们正加速推进数智化进程,不断深化数字平台功能应用,加强工况智能诊断、实时数据选取与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推广,打通数字基础设施的“大动脉”,全面助力企业管理升级。

大庆油田正在加快建设以智慧指挥中心、作业区生产管控平台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平台,有力支撑构建“实用、好用、管用”的“大运行”生产管控新模式。一批创新性系统在油田多个领域完成部署应用,覆盖了勘探开发、经营管理、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采油一厂中四采油队数智集控室内,可以通过大屏随时观看井、站、间的情况。在数据管控平台上,他们不仅实现了油压、套压、冲程等36项生产参数,每10分钟一次的自动采集,还可以随时对采油井的注水量进行精准测试、调节。“在物联网升级中,我们还在计量间加装了掺水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回油温度远程调控掺水量。并应用油井泵况诊断技术,异常井发现和处理符合率达99.6%,实现井下泵况智能诊断。”中四采油队班长王一伦介绍说。

作为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单位,中四采油队通过开展地面地下多维协同联动探索,以开发为核心、以数据为纽带、以孪生为平台、以协同为机制,建成了油田首个班组级数智集控中心,初步构建了采集、巡检、诊控、运维、网格“五维一体”,油藏、采油、地面“三大协同”管理模式。

近年来,大庆油田将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全业务链,以数智技术的全面提升推动管理效率提升。大庆油田数智技术公司经理杨斌表示,“目前公司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预计今年底,大庆油田将全面建成数字油田。”(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