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检修女工 指尖上起舞

继电器检修女工 指尖上起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05 15: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嘀嗒、嘀嗒……”5月4日,走进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电务段综合检修车间继电器工区,一阵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24岁的施宇一手按着继电器,一手拿着调簧钳,在测试台前,眼睛也没眨一下。

如果说调度是铁路运输的“大脑”,那铁路信号继电器设备就是“大脑”的“开关”,它应用于铁路沿线的各个车站,虽然它只有巴掌大小,但列车能不能开、往哪开,全靠它里面接点的打开、闭合来实现。继电器节点不断跳动,吸起、落下,实现开关的打开和闭合。

一分钟内,一个“开关”能动作20次,每个车站的信号机械室有上千个“开关”,一天下来,要跳动上万次,长期周而复始的运作,里面的零部件会发生一定的磨损,如果维修不及时发生损坏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施宇和11名姐妹就负责牡丹江电务段管内119个站80000余台继电器的检修工作,她们也被称为“12朵金花”。

继电器工区职工们正在检修继电器(王鑫宇摄)

一台继电器的零部件多达60种,最小的只有1毫米,检修起来需要30多道工序,检修工具就有30余种,每一道检修工序都需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检修调整。

继电器工区职工施宇正在擦拭继电器接点(王鑫宇摄)

仅拿检修一台最常用的JWXC-1700型继电器来说,从卸罩到完成,整个流程最快也要2个小时。作业中,她们要在宽度仅有7毫米的接点片上,将长期使用产生的氧化膜轻轻擦掉,还要重复测试接点电阻小于0.05欧姆,这样重复的测试至少要进行24次。继电器上的8组接点,每组接点间隙不小于1.3毫米,每组托片间隙不小于0.35毫米,这些精雕细刻靠的全是女职工们精细的手工调整。在她们眼里,“毫米级”的精准度就意味列车驰骋千里的安全保障。检修的时候长时间久坐,往往都会腰酸背痛,检修时还要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眼睛就控制不住地流眼泪。98后信号工邓容新打趣道:“我们工作的时候都会被自己感动的泪流满面。”

继电器工区职工邓容新正在检查云母片(王鑫宇摄)

在日积月累的检修任务中大家都练就了属于自己的绝活。她们通过眼观、耳听、手触,就能判断一个继电器是否“患病”。以豪牛计数的继电器接点压力,相当于轻触一片羽毛的力量,00后信号工施宇却“拿捏”得非常准,还练就了用指尖碰一碰,耳朵听一听就能感知到压力是否合格的“绝技”。

“用食指指尖触碰一下就能感知到合格的压力,合格的继电器在定位器和反位器打入的时候,衔铁和极靴之间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而我师傅更厉害她蒙眼拆装继电器只需要15分钟。”施宇自豪的说道。

继电器工区职工武迪蒙眼拆装继电器(王鑫宇摄)

施宇是工区里面最小的,参加工作已经3年整,而她的师傅武迪也只有30岁,经过7年丰富充实的历练和多维度的培养让她快速成长,现在已是一名业务能力十分出色的“老职工”了。

“拆装设备本不需要蒙眼,但为了增加对设备的熟悉度,提升检修效率,我们还是采用了蒙眼训练的形式。”武迪说到。蒙眼拆装继电器的训练开始时异常艰难,不仅“丢三落四”,还会被零件划伤手指,在经不断摸索、更正、创新后,组装速度才得以大幅提升。通过苦练,这支队伍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完成蒙眼拆装继电器,检修效率每天从之前的2至3台提升到了现在的5至6台。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