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卖出了两碗米的价钱,先后申请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车载式侧深施肥装置、稻田双管高压水肥一体化渠等实用新型专利……近年来,不论是智慧农业的技术应用,还是黑土地保护,“新农人”王宏伟都走在前、跑在前。他用智慧农业的新理念、新技术种植的绿色大米出米率达65%以上,年纯利润近30万元,引领和带动种植户将智慧农业落到实处,成为黑龙江省普阳农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一位种植户如何引来粮食收购商以每吨4500元的价钱抢购?又是如何拥有这些专利技术的?带着疑问,笔者来到黑龙江普阳农场第七管理区种植户王宏伟的育秧大棚一探究竟。
尝试:抛开惯用老方法,他用新技术种水稻
1986年出生的王宏伟,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人。每顿饭都少不了2碗米饭的他,从小看着父辈们掰着手指头算,要种多少亩地,打多少斤粮。
2012年,在外地创业的王宏伟经常被朋友“点单”,让他帮忙采购正宗的黑土地大米。他发现,市场的销售货架上凡是带有“北大荒”和“五常”字样的大米都能卖出精品价格。
“那时候就在想,我就生长在北大荒,为什么我不去种植大家喜欢吃的大米呢?”王宏伟的黑土地情结被激活,再三考虑下,他放弃外地的事业,投入北大荒的广阔天地,成为一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刚回农场的时候,王宏伟“从零开始”,学习父辈流传下来的整地、育苗、插秧等惯用种植方式。然而在他掌握了传统种稻流程和技术后,他发现父辈们种地多依靠经验,这样给产量和品质都带来不确定性。
“新时代种水稻要靠脑力而不是凭经验,只有用科技才能为稳产增产保驾护航。”于是,他开始学习新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勇当智慧农业的“先锋”。
2017年起,王宏伟通过农场指导,率先使用智慧稻作云管理平台,只要进入手机APP端口,棚内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一目了然。“你看完这个大棚的育秧数据后,可以根据土壤温度、光照等大数据来控制卷帘的通风量,使水稻秧苗在生长过程中全程处于最佳状态。”王宏伟说。
2017年,王宏伟在春季为本田施肥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肥料大把扬的方式,不但施肥不精准,而且肥料养分会在排水的过程中流失,导致肥料大量浪费,增加土壤板结现象。“浮在水面的肥料还会长青苔,容易滋生病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王宏伟说。
为了让每滴肥流过的地方都能“生金”,从小动手能力极强、爱搞小发明的王宏伟便开始对施肥机械进行了技术改造。
“为什么不能在水稻根基向上生长过程中,直接把肥料‘喂’到水稻上呢?”带着对水稻的理解和探索,他先后翻阅大量书籍,从改造机械结构开始入手。
一个种植户要改造侧深施肥机,其难度可想而知。失败,实践;再失败,再实践……三年间,面对多次试验的失败经历,王宏伟并未自我否定、一蹶不振,而是越挫越勇,在失败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有一句话常常挂在他的嘴边:“农业本身就是试错的过程,越尝试才越有动力,越有希望。”
经过持续攻关克难,2021年,王宏伟在保证施肥机风口向下流畅吹动时,给施肥口安装了一个钢丝软轴,使肥料直接“喂”到根系的“侧3深5”最佳位置,一年下来,每亩稻田可节省20%的肥料。
如今,在王宏伟带头尝试下,更加成熟和先进的侧深施肥技术已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应用。而王宏伟一步步大胆尝试的身影也让北大荒更显朝气,他传递出的科技力量,让春天的耕种充满了希望。
突破:别人留恋“小池子”,他偏爱“大格田”
2018年,黑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拉开帷幕,消息一传出,种植户还都不理解,处在观望中。在他们心中,小池子是几代农民的经验所得,如今要把“小池子”变成“大格田”,达到“田成方、埂成线、旱可灌、涝能排”的标准,等同于愚公移山。
在身边的种植户都在质疑时,善于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的王宏伟意识到,中国走向农业强国,大型化和规模化作业是必然之路。而田地由小变大不仅是打造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的基础,更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底座。
于是,他不顾周围人的反对,不仅将原来的小池子田改大,还将原来那些低洼不平,尽是水泡、水坑的梯形田统一推平翻整,改成大格田。
眼瞅着他把每年的收入全部投入到改田上,周围的人都笑他“傻”,王宏伟却不以为然。“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种好水稻,必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花多大代价我觉得都值得。”他说。
得益于600亩土地全部改造,曾经的低产田变成了优质田,王宏伟不仅成为普阳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领头羊”,还为稻田的智慧管理打了一个样本。
“整地过程中,你只要拿出手机操作,无人搅浆平地机便开动起来,在水田里直行、转弯、掉头,动作连续、干净利落,‘大家伙’走过之处,黑土和水均匀地掺混在一起,水田变得更加平整。”王宏伟说。而在夏季植保过程中,由于减少了地埂的阻碍,就可以利用无人机采集地块数据,采集完成后便可根据规划好的路线自动作业,效率是传统方式的二倍。
“现在打药喷肥都省事了,无人机航化作业不仅效率高,雾化效果也更好,一个人种600亩地也不再是啥难事。”王宏伟说,格田改造的好处有很多,可实现“一增两节三提四减”的目标。
2023年,王宏伟的绿色有机水稻每公顷产量达到了9吨以上,每吨水稻的销售价格超4500元。他的种植模式成为周围种植户学习的标杆。
引领:为让黑土地持续焕发生命力,他用有机物料“喂养”
虽然自己种的绿色有机水稻成为采购商争抢的“香饽饽”,价格是普通大米的2倍多,但王宏伟并不满足,他要让优质高产的水稻出现在更多百姓的餐桌上。
“‘中国人的饭碗’安全牢固地端在自己手中,必须进行黑土地的保护,进行绿色化种植。”在王宏伟心里,农业的根基是耕地,没有健康的土地,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护好利用好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每一个种植户的责任。为此,他开始了从选种育苗到秋后土地培育的全系统有机种植的创新试验。
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使黑土地逐渐恢复到以前“捏把黑土冒油花”的样子,王宏伟连续4年采用有机肥、5年喷施氨基酸、3年喷施水果酵素……“这些措施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而且提升了水稻的品质,增加了效益。”王宏伟说。
“你看,这个地方,今年我打算建成的‘水肥一体化循环系统’,到时候可以用新鲜蔬果发酵,形成微生物环境,从而保护黑土地,种出来的稻米品质和口感会更好。”王宏伟自信地说。
眼下,王宏伟正忙着稻苗的数字化管控,曾经走过的“弯路”都变成一条可大面积推广的高质高产的捷径。他正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通过绿色化种植,来实现“健康的土壤产好粮”的目标。
“种出好水稻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在这条路上,我会以百分之百的信念去尝试百分之一的可能。”王宏伟说。(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