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隧道“打冰人” 为旅客撑起“安全伞”

百年隧道“打冰人” 为旅客撑起“安全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1-27 09: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4日凌晨4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温度气温已达到零下20度。在兴安岭隧道内,随着一声清脆的碎裂声,一根30厘米长的冰柱被敲击了下来。

“打冰的时候,大家小心头顶,也要注意脚下。”齐齐哈尔供电段博克图供电车间副工长马天雷提醒着工友们。

打冰人员准备进入隧道进行打冰作业 。王宏 摄

有百年历史的兴安岭隧道是博克图供电车间管内的重点检修区段,这是滨洲电气化铁路线上的咽喉要道,由于隧道建设年代久远和病害等原因,每到早晚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山体积水便会从隧道裂缝处渗出,在隧道内拱顶结成冰柱,若触及供电接触网的带电设备,将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供电安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博克图供电车间组成了“打冰突击队”,对隧道进行巡视,对接触网供电设备附近的覆冰及时进行处理。

作业人员对隧道上方冰凌进行处理。王宏 摄

每天早5时、晚18时各巡视一次,每次出动4-5人,随时盯控滴水结冰情况。忙的时候,一上午就要处理掉五六十个冰点。有时,一个冰点上午被敲下来后,下午就又结冰了,尤其是下行隧道,冰点多,每隔几百米就有结冰点。上下行隧道一个来回要走7公里,一次巡视要用4个小时以上,打冰时就用这根6米长的“打冰杆”敲击冰柱,使其断落,每次巡视要挥杆上百次。

打冰人员准备进入避车洞避让列车。王宏 摄

“咚咚咚”空荡冰冷的隧道内久久回荡着铿锵有序的敲击声,每挥杆打一次冰,飞起的冰碴有的就会溅到脸上,像针扎一样,稀里哗啦掉下来的“冰碴子”散落一地。除冰作业的接触网工尚朝庆“一下、两下...”一次次的敲打着冰凌。站在一旁的马天雷指挥着:“左侧两米有一处、再往前一米还有两处。”马天雷参加打冰工作已经7个年头了,他将自己参加打冰工作以来的宝贵经验和大家共同分享,并发挥自己特长,经常和工友们一起研究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反复推敲琢磨。

打冰人员在避车洞避让列车。王宏 摄

“打冰看似简单,却是一项体力与技巧相结合的工作,力度小了清理的不彻底,力度大了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掉落的冰块或溅起的冰渣碰伤。特别大的冰柱,一定要先轻轻触碰一下,先打掉一部分,然后再加力,这样我们会省很多力气,也更加安全一些。”回去的路上马天雷一直和大家复盘着今天的打冰工作。

作业人员对隧道上方冰凌进行处理。王宏 摄

经过几个小时的清冰作业,职工们的棉袄里已经被汗水浸透,下身的鞋裤也被外渗的冰水打湿,那感觉用他们的话说,叫“透心凉”。

“今天我这脖子还真是酸爽,抬头次数估计得有500次,回去有没有免费的按摩师。”尚朝庆和大家打趣道。兴安岭隧道“打冰人”,撑起了兴安岭隧道供电安全稳定的保护伞。(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