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的清晨,中俄边境口岸满洲里早已寒风刺骨。6时20分,一群身着铁路“电务蓝”的队伍出现在满洲里站宽轨到发场的铁道线旁,他们长枪短炮似的肩扛手提着各类工具材料,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沿着铁道线走来。
作为国家一类铁路口岸站,满洲里站承担着中国最大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的铁路业务,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国际合作的重要节点口岸。
从9月17日起,因满洲里站宽轨到发场的铁路信号设备多年“服役”,性能老化,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海拉尔
电务段按照大修周期对该站场管辖信号设备进行为期100天的大修施工作业,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的运用质量,降低设备隐患风险,进一步提升满洲里口岸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更换道岔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高,我们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把控好各关键环节。”信号中修车间作业一工队工长叮嘱道。
今年31岁的王旭,是这个车间年龄最大的工长。他在今年夏季施工结束后,按照施工计划来到了满洲里,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成长为这个工队的“领头雁”,每天带领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6岁的信号工,在这里绽放青春。
这支临时组建的团队,有的来自兄弟单位的新职本科毕业生,有的是从本单位其他车间抽调的青年技术骨干,几乎都是90后和00后。由于长年奔波在铁道线上,突击各类重大信号施工项目,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天窗开始,大家开始上道作业!” 6时50分,随着王旭一声令下,原本寂静的站场内瞬间人头攒动,机械声、口号声、呼唤应答声此起彼伏。
突突突……王旭率先带领本组人员拿起电动扳手依次松卸转辙机固定螺丝,麻利地将螺帽与螺杆摘净。松卸螺栓、拆卸旧转辙机各连接杆、撤下内部配线等作业一气呵成。旧的转辙机拆除安置好以后,王旭又指挥大家安装新转辙机及配线,连接杆件,道岔密贴、缺口调整,以及道岔扳动试验等施工作业项目,作业人员各司其职,忙中有序。
“再调整2毫米,再调整1毫米,好,可以了!”王旭不断提示着设备调试标准,确保转辙机运用状态达到最佳。时间过半,也许是干得太专心,王旭也似乎忘记了寒冷,随手摘掉御寒的毛线帽子就放到了一边,时而弯腰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时而半跪在坚硬冰冷的砟石上低头检查着每一个细小零件安装牢固。
“临线有调车作业,注意躲避列车!”现场防护员孙鹏拿起防护号角用力吹响后大声喊道。孙鹏在每天六七个小时的作业中,始终机警地站立在作业人员左右,右手持红旗、左手紧握对讲机,因此工友们笑侃他:“孙鹏有‘三宝’,红旗、电台和号角”。
17时整,随着夕阳渐渐褪去,气温也不断下降,站场上的战斗接近尾声。这群年轻人因铁路结缘相聚满洲里,在国门下展现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在蜿蜒向前的铁轨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把这里作为了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新战场。(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