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老曹守护林区“生命线”40年

59岁老曹守护林区“生命线”40年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3-04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牙克石,在海拉尔工务段牙克石线路车间59岁的车间主任曹贵元眼里,是个好地方。

这个东西长5公里,南北长2公里,方方正正的小城,的确是牙林线上最“繁华”的城市。从牙克石往“沟里”一路数过去,到这条铁路线的尽头满归,共有17个小站、7个林业局所在地。封山育林后,牙林线沿线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如今全加起来也不足10万人。牙克石有牙林线上最好的中学、唯一一所三甲医院,是林区百姓购物、求学、就医名副其实的“中心”,载着他们通往山外的牙林线也因此被他们称为“生命线”。

20岁入路,近40年职场生涯,兜兜转转,老曹一直没有离开过这条支线铁路。林业限采限伐后,“木龙滚滚”的场面成了历史,如今每天只有2列煤炭从伊敏拉到“沟里”的供热企业,4趟旅客列车在这里往返为林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因为客货运量低,这条铁路不挣钱,是纯粹意义上的公益铁路。“高铁有速度,慢火车有温度”,老曹明白自己的职责,“共同富裕不能落下一个人”。

牙克石地处大兴安岭中脊,是中国境内纬度最高、雪期最长的地方,也是中国最冷城市之一。这里一年中有大半年是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是常态,历史上曾经出现过-52℃的低温极值。对于常年户外作业的工务人来说,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工作,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是老曹却常常感慨:“现在工务的活儿太好干了!”

曹贵元1983年来到牙克石工务段岭南工区任线路工,1986年就当上了工长。那时候的牙林线还是木枕,43公斤轨、25米一根。钢轨接头多,接头部位掉块、接头夹板裂纹等问题也多。加上这里天气极寒、冻害严重,线路晃车问题不断。为了找出晃车地点,他们想了很多土办法,添乘列车前把红砖砸成粉末,包成一个个小纸包,添乘的人站在车尾,列车一晃就扔一包砖末下去,或者把改造的喷壶灌满白灰水挂在车尾部,车一晃就洒出来一些,回头沿着这些痕迹去整治。

那时劳效也低,“小曹”工长的工区有20来人,就负责8公里左右的线路养护,但上道作业三四公里的路得徒步走过去,还要手提肩扛大头镐、铁锹、撬棍、丁字扳手等工具,机械设备完全没有,换枕木、换轨、填补砟石全靠这些笨家什、出苦力。“锯轨就用2尺长的小钢锯,崩了就换根锯条,一根轨得1个多小时才能锯断。”曹贵元说,“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感觉。”

冒烟雪炮一刮,对面不见人,冷得鬼呲牙。几个小时的重体力活儿下来,伙计们呼吸出的水汽凝结成霜,染得须发皆白。又冷、又累、又饿,从怀里掏出一个冻得邦邦硬的馒头,背着风啃一口,再疲惫地顶风冒雪走回工区——工休的时候,老曹总爱给工区的年轻人讲过去的故事,“那时候才是真的苦”。

2000年以后,铁路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工务人的工作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木枕变成砼枕,几乎不用更换,无缝线路、重型钢轨取代短轨、轻型钢轨,线路稳定性直线上升。推行数字工务指导生产后,牙林线每个月会跑两次轨检车,给他们生成的波形图上显示的高低、水平、三角坑等线路问题可以精准到某区段多少米甚至多少厘米处,一找一个准儿,再也不用干冤枉活儿。集中修、机械修取代了过去的人力大修,大型捣固机捣固过的线路,各项指标如同新建线路。车间也配备了轨检仪、电子道尺、小捣机、电动扳手、电气焊等设备,上线干活儿又快又趁手。

为了发挥集中修优势,车间也在变大,牙克石线路车间现在有132人,负责112公里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人上道车接车送。“三线”建设还给各站区建起了标准化食堂,大师傅掐点儿准备,这边儿汽车一进院,那边儿热乎饭菜就端上桌。再加上这些年集团公司职工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工资年年增长……“现在的工务人真是太幸福了!”老曹天天说、月月讲,车间的伙计们都被“洗了脑”,也都不觉得这里苦,而且格外珍爱自己的岗位。

说“洗脑”是开玩笑,其实伙计们信服老曹,一是真心敬重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更重要的还是他在生产组织上真有一套。大家都说跟曹主任干活儿“先苦后甜”。

老曹接手过段里排名垫底儿的乌尔旗汗线路车间,带着职工从夯实基础入手,卸了900多车砟石全面夯实路基,从根儿上解决线路问题。开始的几个月的确累够呛,但是很快各项工作就排名全段前列。排名靠前考核工资水涨船高,一度没啥劲头的职工变得干劲儿十足。为此段党委还专门在全段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乌尔旗汗现象大讨论”,推广他们的经验。

牙克石是牙林线和滨洲线丁字形的交点所在,牙克石线路车间的管辖范围在这两条铁路上各有一部分。和支线相比,滨洲线列车运行速度快、通过数量多、载重量大,高寒地区无处不在的顽固冻害对安全工作的干扰也更让人揪心。老曹从乌尔旗汗来到牙克石后,立即着手调查分析车间管辖滨洲线区段的冻害成因,综合运用高抬道、清筛、换砟等手段,累计消除冻害100余处。2022年夏修期间,他还向段里申请利用小型挖掘机对岔区道床全面破底清筛,彻底根治了牙克石至顺河岔区间因为路基含水量高造成的冬季冻起、春融后又翻浆冒泥的问题。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设备安全指数,还极大减少了职工维修的作业量。​

跟着曹主任活儿越干越少、本事越学越多,也给车间的年轻人带来更多成长机会。这些年从老曹手底下成长起来、输送出去的车间副主任、主任已经有11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有15名。“这里毕竟太艰苦了,虽然我在这儿干了一辈子,但我更愿意看到他们在这里经过墩苗历练后能走出去,干出更大的成绩。”老曹说,“只有人员流动起来,这里才更有活力,这条支线也才能被守护得更好。”

眨眼就是3月,江南已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牙克石依然身被皑皑白雪,但老曹从来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两条钢轨在雪野中寂静地伸向林区腹地,身着黄色作业服的工务人齐声唱着铿锵的劳动号子,悠悠慢火车一天天平安从身边驶过……老曹说,这就是他眼中的岁月静好。(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