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停了,人没停,在哪都是为人民服务”

“车停了,人没停,在哪都是为人民服务”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6-07 15: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摄影 原勇

6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杨树镇,阳光明媚,400多名高考考生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走进大杨树二中,这是今年大杨树镇首次设立高考考点,56岁的大杨树站客运主任程显闵,穿着整齐的制服,站在精心准备的爱心服务驿站前,为学生发放高考专列纪念册和纪念车票,阳光很足,程显闵很快额头冒了汗。

与学校的热闹相比,大杨树站显得格外冷清。

每年的6月6日,加格达奇车务段大杨树站都像过年,乘坐高考专列前往阿里河镇参加高考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在广场前排列成队,车站工作人员拿着引导牌,将考生分纵列,一列列引进候车室,老程提着扩音器,一面耐心引导考生排队,一面又要盯着候车室内的安检、验票,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喊话喊的嗓子都哑了,不过,他的心情却是格外愉悦。

他服务的这趟车叫“高考专列”,全国仅此一列,而老程正是高考专列的发起人之一。

大杨树镇是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每年大杨树镇的考生都要到135公里外的阿里河镇参加高考。彼时,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没有直达火车,公路也不完善。2003年,非典肆虐,而当年仅大杨树二中便 有1000余名考生要参加高考,乘坐火车需要在加格达奇站进行中转,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如选择公路出行,需要组织三十辆以上的大巴车,在当时的年代,困难极大。

在大杨树站担任客运主任的程显闽了解情况后,凭借多年客运工作的专业,与车站领导商讨开行“高考专列”,并得到上级部门的同意。

正值盛夏,当时43岁的程显闽和车站的工作人员顶着30多度的高温,进学校调查考生信息、身体状况,征求“高考专列”的具体需求。天气热,略胖的程显闽衬衣被汗浸透了,头上的汗水流进了眼睛嘴里,程显闽就随身带条毛巾,一边忙活一边擦汗。

为了避免学生聚集造成交叉感染,车站为学生提供送票上门。当年,火车票还需要人工打印,程显闽和同事们连续几天不眠不休,按时将车票交到学生手中。

“师生们接过车票的时候,脸上那种如释重负的心情是能感觉到的。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贫困考生从我手中接过免费车票时,那种感激的眼神,让我觉得这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这趟车在我们眼里也许只是一趟列车,可在他们心里这就是实现梦想的希望,从所以那时起,这趟专列在我心里就有民不同的意义。”程显闽回忆说。

此后的每一趟高考专列,程显闽从未缺席,“每年客流都要提前统计,提前组织列车车体、打印车票,我们还增加进站绿色通道,组织专人引导,我们忙可不是只在高考那天,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忙了。”为了服务这趟专列,程显闽一心扑在专列的服务上,在这个时间段,家里的任何事都顾不上,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是比这趟车还重要的。

高考专列的组织越来越细致,车站和列车上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在站前安设爱心服务站,免费提供文具、饮水、雨伞;组织有文艺才能的青年职工在车站表演,为考生打油打气,进站口前搭设象征美好寓意的“鲤鱼跃龙门”,为考生博个好彩头,“电影 院”、“照像馆”也搬上了列车,为考生留下美好瞬间,而列车也从最早的绿皮车升级为了空调车,运行时间也从3个小时压缩到2个小时,“坐专列去高考”成了考生们的情怀。

其实,随着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公路好了,私家车也多了,但“高考专列”依旧是考生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考生坐专列,家长开汽车成了近年来一种常态。“高考结束后孩子们将各奔东西,坐火车一同赶考,可能是孩子们高中时代最后一次相聚的机会了。”程显闽虽然没有参加过高考,但多年来服务高考专列,他很理解孩子们的心情。

这么多年,有7000多名考生从这趟列车走出大山,考上理想的大学,又有很多考生坐着回来建设家乡。

“有毕业后回来在高中当老师的,有的在村里当村长,带着村民一起搞养殖致富的,也有回到铁路在这个车站当客运员的。”老程说。

大杨树站客运值班员孙晶,2011年就是坐着高考专列参加高考,毕业后又成为大杨树站的工作人员,每年这一天,她都会跟着老程,在车站广场举着牌子,引导考生踏上专列。看到考生,好像看到了从前的自己。

“高考对于我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而回到家乡是我的选择,能在家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很高兴。”孙晶说。

老程的头发白了,也快要到退休的年龄,老程曾说,退休后,他也想来车站当个高考专列的志愿者,直到自己走不动的那天。

今年4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复设立了“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二中学高考考点”。440名学子将就地参加高考,“高考专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这多好,孩子们出家门口就能去考试,休息的好,发挥的也能更好,坐专列还要提前一天出发,还要坐几个小时火车,还要住酒店,也不方便 。”护送了19年“高考专列”的老程,开始数落起“高考专列”的种种不是。只是没人会注意到,闲下来的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去看那只陪伴多年的扩音器,还有曾经响个不停现在静悄悄的对讲机。

“怎么说呢,就像是一个战士,突然被告知不用再执行这个任务了,那种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是改不了的。”程显闽笑着说,“不过啊,今年高考我们在考点前设立了服务站,一样为孩子们送水、送文具,车停了,人没停,这种服务理念还继续延续下去,在哪都是为人民服务。”阳光下,程显闵又忙着为孩子和家长递水送口罩,犹如当年服务高考专列一样。(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