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林代表:率先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黑龙江责无旁贷

张子林代表:率先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黑龙江责无旁贷

2021-03-08 16: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会以“聚焦新突破 奋力谱新篇”为主题,就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改造提升“老字号”、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事关龙江振兴发展、更好担负起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等关键问题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以视频发布形式向外界传达了我省重要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可以说是重任在肩。能否介绍一下这几年黑龙江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情况?“十四五”有什么具体安排?

面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张子林回答说,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始终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想。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必须担起的时代重任,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 中国饭碗”的殷殷嘱托,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和血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下大力气保障十四亿人的粮食安全再次做出了部署。我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打造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龙江样板”,我们必须努力贯彻,义无反顾抓推动、抓落实。

绥化是黑龙江的农业大市,也是全省的“粮窝子”。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三产融合转变,正在向农业强市迈进。绥化是黑龙江的缩影。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又向农业现代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一是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粮食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1508.2亿斤、占全国11.3%,商品量占全国八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这三个第一使得黑龙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

二是农业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不仅完成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等一系列国家“规定动作”,还探索创新了兰西县土地托管模式,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进而把小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找到了一种可行的路径,一批职业农民涌现在绥化大地上。这一做法被评为2019中国三农三大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三是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大家知道,我省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去年都已经全部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绥化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5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4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7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四是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我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打造县域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3%,粮食加工转化率达68.3%。目前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3%。同时,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也都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国家对黑龙江的战略定位和《纲要》要求,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力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重点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做好“黑土地”这篇大文章。这里面,一个是把地“种”好,这是我们的本分。要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任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媒体朋友,在“十四五”我们要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1600亿斤新台阶,做到国家需要我们调出多少粮食就调出多少粮食,需要我们调出什么品种就调出什么品种。另一个是把地“守”好,这是我们的职责。黑龙江这块珍稀的黑土地曾经让多少人魂牵梦绕,它不仅是龙江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我们将依法千方百计保护好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让黑土地在我们手里一亩都不能少。另一方面,做好“现代化”这篇大文章。率先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龙江责无旁贷。在动力上,突出抓科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打好大豆、水稻、玉米种业翻身仗,打造全国科学种田的样板,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在产业上,突出抓融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到“十四五”末,要实现农业项目招商引资6500 亿元,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振兴上,突出抓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我们还要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我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让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者:张磊;摄影:徐旭;编辑:陈哲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