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里温暖如春

“绿皮车”里温暖如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23 14: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爷,您快靠后着,我帮你接水!”11月20日,佳木斯至前进镇的4135次列车上,31岁的方越推着送水的小车忙前忙后,把近20公斤,刚烧开的大桶水咕咚咕咚灌进车厢内的保温水壶里。

受降雪天气影响,公路难行,4135次“慢火车”上的旅客比平时多了不少。“今天天儿冷,一定要保障好车厢的供水和供暖!”列车长杨清华嘱咐道,“放心吧,必须的!”说着,方越又往锅炉里添了两锹煤。

方越,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牡丹江客运段佳大车队前进镇3组的一名列车员,也是这趟线上最年轻的“烧水工”。由于在“绿皮车”上“烧水”又脏又累,经常一脸黑、一身灰,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他却主动请缨担了下来,负责整列车的焚火、接水和送水工作。

“这天儿喝水的、泡面的旅客多,要比平时多烧3袋煤。”水烧开后,旅客不能直接到锅炉间打开水,方越就挨个车厢灌入保温桶里供大家饮用。全列5节车厢,需要他每天推着小车往返几十次。“只要旅客有需求,咱这热水就不能停,咱这火就不能灭!”

车厢外天寒地冻,车厢内暖意融融。除了供水,冬天燃煤绿皮车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车厢的温度。由于门头太冷,储煤箱里的煤块都冻成了“冰疙瘩”,方越用铁钎将一坨一坨的煤疙瘩铲碎,再用铁锹添到锅炉里。他说,一趟班下来,最少要烧掉400来斤煤,挥铲次数要达到上千次,繁重的体力劳动强度一般人都忍受不了,“我年轻,就当锻炼身体,也习惯了!”方越的话里透着朴实劲。

13点05分,4135次列车抵达建三江站,早已在站台等候的旅客们纷纷登上列车。顿时,一股温热扑面而来,“这车上就是暖和啊!”不一会儿,刚刚上车的旅客们就脱去了厚重的外套。

列车长杨清华说,作为两地之间唯一的一趟小客车,沿线百姓把我们这趟车当成了“铁公交”。寒冬里,有不少沿线百姓乘这趟车上班通勤、外出购物、探亲访友,“硬件条件差,咱就要用软件服务去弥补,力争让旅客满意!”(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