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里的“守门员”

车站里的“守门员”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2-23 14: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各位旅客,请大家尽可能拉开距离,测温后进站,进站候车时也不要聚集,要分散就座……” 2月22日,8时许,牡丹江站候车大厅里,身穿防护服、脸戴护目镜和口罩,全副武装的客运值班员刘洋向进站旅客大声提示着。他一会儿守在测温仪显示屏前盯控进站旅客的情况,一会儿又去给二次测温的旅客送去体温计,几分钟的时间,他的防护服里就忙出了汗。

疫情发生后,牡丹江站为旅客测温工作量加大,刘洋主动向车间递交请战书,要求守在客流最密集的进站口。

可是刘洋患有心脏病,13岁的儿子也生病在家,在这节骨眼上参与最繁忙的测温工作,自己身体咋办?儿子咋办?

刘洋请父母帮忙照顾孩子,自己的口袋里也装好了常用的口服药,心无旁骛地走上了测温一线。

“这里是铁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守住这个关口,就能堵住疫情传播,我是值班员,就应该我来守。”刘洋说,从春节后开始,他就带领班里16名客运人员,除了在车站入口处完成查验票证、查堵危险品任务之外,又承担起在新设置的测温点给进站旅客逐一测温的艰巨任务。

每个测温口由两名工作人员把守,由于春运期间旅客来往频繁,两人几乎寸步不离开岗位。为了减少上厕所频次,刘洋甚至不敢喝水,随时准备处理现场突发情况。只有吃饭的时候,刘洋会被另一组替换下来离开。

“每个班上岗,刘洋不带水杯,也看不到他喝一口矿泉水,几乎很少看到他去卫生间!”与刘洋搭档的伙计辛长吉说。

春节期间,随着疫情的扩散,车站将原有的手持测温枪,升级到现在的红外线测温仪。在测温仪显示屏前,刘洋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认真观测数据,对体温超过37.3℃的旅客,他就使用水银体温计进行二次复测。

临近中午时分,刘洋观测到红外线测温仪报警,显示一名男性旅客有发热迹象,他随即上前请这名旅客配合体温复测。

“我是着急跑过来的,体温才升高,再说,这个水银体温计谁都用,别给我测......”旅客很不耐烦地回答。

“您别担心,我们的体温计每次使用后都会消毒,你不放心,我再拿酒精棉消一次毒……”刘洋拿起酒精棉说。

委婉的语气,诚恳的态度,终于得到了旅客的理解和配合,6分钟后,体温计显示结果36.4℃正常,刘洋在做好相关登记后将其放行。

春节前后,刘洋使用水银温度计复测旅客13人,发现2名发热旅客被送至留验站,他还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劝返有武汉出行史的旅客,其中3位旅客被成功劝返,取消了行程。

休班时,刘洋经常在班组微信工作群里转发防护常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还时常推荐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帮助同事们掌握防控知识,缓解心理压力。

每天工作结束,刘洋回到值班室,摘下紧紧勒在眼脸处的口罩、护目镜,脸颊、耳后都会出现深深的勒痕。

“我们就像是守门员,把风险阻隔在外,这点苦不算什么。”刘洋笑着说。(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