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10月19日消息(记者乔仁慧 通讯员严璐璐)央广网哈尔滨10月19-21日,2019黑龙江首届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暨首届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具备生产优质中药材的天然禀赋。由于药材种质纯正,有效成分含量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好,黑龙江已成为全国中药材生产的重要基地。现有道地药材100多种,年产道地药材30万吨。建成庆安人参、铁力平贝、通河五味子、依兰赤芍、林口黄芪、大同板蓝根、依安防风等专品种生产基地,培育了哈药、珍宝岛、葵花、友博等知名医药企业,龙江中药材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千亿级产业重点推进,出台了扶持政策,编制了《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中药材发展上,出台《黑龙江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9-2025)》,提出到2020年,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180万亩,产量36万吨,产值72亿元,向全国中药材大省迈进。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250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100亿元,跻身全国中药材强省行列。龙江中药品牌建设将取得明显成效,以刺五加、五味子、人参、西洋参、关防风、赤芍、火麻仁、板蓝根、鹿茸等为重点的“龙九味”品牌叫响全国。
黑龙江中药材产业将在五大工程上重点发力,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结合黑龙江省区域土壤类型、气候特点等生态资源条件,构建大兴安岭高寒区,小兴安岭丘陵区,西部平原风沙干旱区,中部平原区,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半山区、三江平原温凉湿润区等六大优质中药材生产区。
实施中药材科技推广工程。发挥科研推广部门作用,构建全省性中药材种植技术网络,提高中药材生产基地科技水平。围绕黑龙江省道地药材、优势中药材、特色中药材品种,完善中药材种植基础理论。加强野生保护和抚育。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到2025年,中药材生产重点县至少建设一个种苗基地,提升优良种子(苗)供应能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充分发挥黄芪、白鲜皮、满山红、平贝、苍术等8个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试验基地作用,提高黑龙江省道地药材规范化水平,带动中药材种植水平的整体提高。
实施中药材基地标准化工程。制定生产标准,实现主要品种全部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中药材全程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升中药材品质。加快大数据、环境监测控制、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在中药材生产的应用,提升中药材生产信息化水平。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突出道地特色和产品特性,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衔接,重点打造齐齐哈尔的黄芪、关防风、板蓝根,大庆及西部的关防风、柴胡、甘草、板蓝根,哈尔滨—牡丹江—鸡西—伊春的刺五加、五味子,伊春—铁力—海林的平贝、返魂草,穆棱的西洋参,鸡东的桔梗,林口的白鲜皮,大兴安岭—黑河的赤芍、金莲花,阿城—五常的关黄柏等中药材专品种生产基地,培育一批道地药材品牌,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
实施中药材产业化工程。加强产地加工能力建设,鼓励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初加工,配套现代化加工设备,提升产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水平。加强产地贮藏能力建设,提升药材保鲜能力,延长储存周期,促进综合利用,减少药效损失。推动中药材延伸产品开发。
实施中药材质量安全工程。推进绿色生态化生产。建立中药材质量检测体系,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中药材质量检测。规范中药材名称和基原,健全以药效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模式,提升中药材种植质量控制水平。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确保药材质量安全。
实施中药材市场营销工程。在哈尔滨建设中药材“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以重点药材产区为支点的市场化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中药材产业大数据库建设,服务上、中、下游产业客户。加强中药材营销服务,全方位宣传、推销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打造龙江特色中药材品牌,提升龙江中药材品牌整体形象,推动国际国内市场对龙江中药材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乔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