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   黑龙江新闻

牡丹江市工业九大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并启动实施

9月11日,记者从牡丹江市统计局获悉,近日,全市工业九大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并启动实施,这将有助于对牡丹江市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扶持政策,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壮大。

今年牡丹江市将增加管道燃气管网覆盖面

管道燃气具有安全稳定、环保清洁、使用方便的优点,是现代城市生活的标志之一。要定期检查室内燃气管道、表具、燃气灶、热水器等燃气器具和附件是否有老化、松动,如果发现要立即更换和维修处理,确保安全。

张家口父亲乞讨寻被拐幼子疯传朋友圈 原来是个“假爸爸”

近日,“张家口父亲到廊坊寻被拐幼子”的消息在朋友圈中被频频转发,“寻人启事”中孩子可爱讨喜、天真烂漫的笑脸引得大家着急。3月18日,一家网络媒体以《张家口父亲奔波寻子廊坊市民热心帮忙》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王宪魁:深入贯彻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讲话精神

24日上午,全省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在省委党校举行开班式。

黑龙江省部署旅游厕所升级工作 向全行业征集设计方案

省旅游局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全省旅游厕所建设和改造,全面提升旅游厕所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旅游行业素质提升。最终,由国家旅游局组织评选出20个奖项,在5月底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进行颁奖和作品展示。

47.5万吨龙江农产品找到"婆家"签约额18.7亿元

记者从24日召开的2015黑龙江省春季农产品产销对接暨市场形势分析活动上获悉,本次产销对接活动签约金额18.7亿元。黑龙江省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省内外农产品加工及贸易企业等采购商签订115份产销订单合同,签约量达到47.5万吨。

黑龙江省高校新增35个本科专业部分学校新专业今年开始招生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经过教育部备案或审批,我省高校有35个本科专业通过审批或备案,其中部分专业今年开始招生。据悉,去年7月,我省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申报了拟新增的专业,经过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审批备案,今年我省高校共有35个本科专业获得审批。

哈尔滨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年内实行 惠及144.7万名参保居民

记者从哈尔滨市政协24日召开的“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月协商座谈会上获悉,哈市将于年内实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将惠及哈市144.7万名城镇参保居民。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包括:  具有哈市市区城镇户籍,且未纳入“城镇职工医保”范围的18周岁以上的非从业居民;

哈市将增加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城市 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

(记者 张隽珊)记者在今天召开的哈尔滨市政协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协商座谈会上获悉,哈市将逐步增加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城市,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哈尔滨市人社局副局长李巍在座谈会上介绍说,将继续拓宽哈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范围,确定相应的哈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哈市参保人员在当地就医实时结算、网络上传。

哈尔滨市"天网"工程扩容补位 机场车站等重点场所换高清设备

记者24日从哈尔滨市公安局获悉,今年哈尔滨市将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天网”工程视频监控系统补点补位二期建设,努力实现城区交通主干线监控覆盖率达到100%,各项机制建设率达到100%。

哈尔滨市严禁党员干部用公车参与私人祭扫活动 市民发现可举报

24日,记者从哈尔滨市纪委召开的作风建设月例会上获悉,清明节期间,严禁党员干部用公车、公款、公物参与私人祭扫活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可拨打电话12388举报。

2015年牡丹江市区城乡低保标准将提高10%

3月23日,记者从牡丹江市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部门获悉,切实关系弱势群体利益的“市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0%”,再次成为今年全市20件利民实事之一,就在去年,牡丹江市刚刚两次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标准。到目前为止,城市低保共经历了9次提标,现保障标准为家庭月人均440元;农村低保共经历了8次提标,现保障标准为家庭年人均2700元。

哈尔滨市路边摊儿要划定区域定时卖 禁设区占道摆摊一律取缔

天气转暖,市区街面违章问题出现反弹,一些主干街路无照商贩、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等违章问题增多。即日起,执法部门将清理商贩占道行为,全市街路占道经营行为将实行分级整治管控,疏导区域占道商贩今后或按区域定时贩卖商品,禁设区域的占道经营行为一律清理取缔。

哈尔滨开启首条直通台中航线 每周日飞行一班

记者从民航哈尔滨售票处了解到,4月5日起,台湾远东航空公司将开通哈尔滨至台中正班航线,该航线是哈尔滨目前唯一直飞台中航线。据悉,该航线由台湾远东航空公司MD82/83机型执飞,航班号为FE9207/8,每周日飞行一班,具体时间为14:10从台中起飞,17:45到达哈尔滨;18:35从哈尔滨起飞,22:10抵达台中。

哈尔滨"定制公交"咨询火爆 一企业近百职工欲"包车"

23日,生活报刊发了哈市102路、103路“定制公交”征集市民意见、招募新乘客的报道。截至24日13时,本报96336热线及官方微信接到近百名市民的咨询电话,其中近20名市民表示要报名乘坐“定制公交”,某单位近百名职工更是要“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