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7时许,夜色渐浓,哈尔滨市公安局呼兰分局康金派出所民警王新宇与辅警张连成按照巡逻计划,在呼兰区第三中学门前开展治安巡逻时,一个焦急的身影迎面奔来,一名高一男生满脸慌张,声音颤抖地诉说自己1个小时前从家乘坐101公交车返校,因疏忽大意将手机遗落在车上,他长期住校、家距离学校较远,手机不仅是与家人联系的重要工具,还存储着学习资料,对自己尤为重要,发现手机丢失后他万分焦急,只能向巡逻民辅警求助。
了解情况后,王新宇和张连成一边安抚学生情绪,一边详细询问乘车时间、座位位置等关键信息,在得知学生已开启手机定位功能后,结合对辖区公交线路运营规律的了解,初步判断手机仍遗留在该101公交车上,而车辆此时正停放在康金街道尚家村的公交车夜间充电仓库内。王新宇和张连成随后立即联系公交车运营公司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协调对方帮忙查找,很快便成功找回了学生的手机。然而此时已错过学校规定的归寝时间,面临无法入校的困境。王新宇与张连成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联系学校值班老师,说明情况并协调允许学生返校。随后,他们亲自护送少年回到寝室,全程陪伴,细心叮嘱。当学生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机,紧紧握住两位民辅警的手时,声音哽咽:“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手机找不回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还麻烦你们特意送我回寝室……你们真是为民办实事的好警察,有你们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周围路过的群众纷纷驻足,有人轻声赞叹:“这才是人民警察该有的样子,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朴实的话语,是对他们工作最真挚的肯定。
从接到求助到寻回手机,再到护送返校,整个过程不过一个多小时,但其中蕴含的,是人民警察“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初心坚守,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写照。王新宇与张连成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藏蓝守护”,他们不是超人,却总在他人最需要时挺身而出;他们不穿铠甲,却以责任为盾,以温情为光,在平凡的岗位上点亮了一盏盏温暖的灯。他们的身影,是寒夜里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的付出,正是“中国温度”在基层警务工作中最真实的体现。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编辑: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