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载坚守路 以忠诚绘就交管“平安卷”

25载坚守路 以忠诚绘就交管“平安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9 17: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巷尾,有这样一位身影,他身着警服,眼神坚定,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指挥若定,在社区村屯的宣传中传递温暖。他是哈尔滨尚志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尚志镇中队刘祺。25年来,他牢牢钉在交管一线,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百姓书写着“平安答卷”。

接续传承 真情服务暖民心

辅警刘祺与警察职业的缘分,源于家庭的熏陶。他的父亲生前是尚志市公安局原亮珠派出所副所长,那些挂在墙上的“三等功”“破案能手”奖章奖状,在幼年刘祺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也在他心中种下了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种子。这份对警察职业的崇敬与向往,化作他前行的动力。

自2000年从部队退役后投身公安交管事业,刘祺所在的尚志镇中队东岗辖区交通环境复杂,涵盖3个学校、12个居民小区、104家商铺。面对如此局面,作为交通岗岗长的刘祺带领队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常态化规范辖区静态交通秩序行动中,他深入走访沿街住户,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附近小区车位紧张,车辆无处停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祺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多次往返于社区和物业之间,积极推动小区车位对外开放。经过不懈努力,停车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曾经的“烦心路”逐渐变得有序畅通。刘祺和尚志镇中队全体战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坚决确保道路畅通,守护人民出行平安”的誓言。

锐意创新 科技赋能保畅通

2012年,刘祺在交管大队指挥中心负责交通信号灯以及电子警察抓拍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取证工作。面对全新的领域,他刻苦自学、虚心求教,迅速掌握了各类科技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将其运用到一线实战任务中。

刘祺在工作中敏锐地发现个别路口的信号灯时长不合理,影响了车辆通行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连续两周记录车流量数据,经过反复调研和计算,一秒一秒地调整测试信号灯时长。最终,他提出了“分段截流与调整配时相结合”的模式,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大幅提升了重点路口的通行效率。

此外,刘祺还巧妙运用电子警察抓拍系统的各项功能,总结出“主动发现—深度研判—精准打击—源头教育—协同共治”的闭环式工作法。通过这一工作法,他共协助处理交通事故147起、寻回贵重失物255件、为兄弟单位破获案件提供关键线索89起,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精准宣教 匠心守护除隐患

为了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刘祺积极深入社区、村屯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时间一长,居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刘老师”。

刘祺结合日常工作实际,精准识别高风险出行老年群体,并研判潜在风险,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过程中,他发现老年人不佩戴头盔的深层原因是缺乏家人关怀与自我重视。于是,他常往老人家中跑,今天给李大爷送头盔,明天给王阿姨的电动车贴反光贴,还给他们的孙子孙女送上交警小熊等礼物。这份持续的关怀,让他赢得了人们的信任,渐渐地,大家都喜欢拉着他说说心里话。

针对独居、行动不便、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群体,刘祺坚持“敲门入户”,进行“一对一”讲解。他用最朴素、最走心的方式,把交通安全知识送到老人身边,切实打通了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参与活动的老年群体头盔佩戴率显著提升,涉老年人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刘祺的宣教行动如点点星光,以灼灼光芒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与温暖。

二十五年风雨兼程,刘祺守护道路平安的初心始终未变。正如他在今年霜降时,写在朋友圈中的那句话:“我们身着警服,站在街头巷尾或许平凡,却始终怀揣热忱,愿每一次出勤都能给这座城市增添一份平安和顺畅,愿每一位出行者都能感受到岁月的安稳与善意。”他用25年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书写着尚志公安人的辉煌篇章。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编辑:周慧颖 通讯员:马立菲)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