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派出所:以严实作风 守护城关镇万家灯火

红光派出所:以严实作风 守护城关镇万家灯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8 14: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尚志市这片被抗联精神浸染的热土上,红光派出所如同一座不灭的灯塔,自1946年哈尔滨解放的烽火中诞生,便始终以“东莱式”的忠诚与担当,守护着城关镇的万家灯火。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公安派出所,红光派出所不仅承载着红色基因的传承使命,更在新时代警务改革中勇立潮头,用“创一流业绩、护一方平安”的坚定誓言,用严实的纪律作风,在岁月长河中镌刻下警民同心的永恒丰碑。

智慧警务:以科技赋能平安速度

走进红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巨型电子屏上跳动的数据流与辖区实时画面交织成一张“平安天网”。这里,是新时代警务运行的“智慧大脑”,更是红光派出所70余年守护经验的科技升华。

“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以来,派出所高标准改造综合指挥室,将视频监控、智能调度、信息研判等模块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屏观全域、一键调警力”的现代化指挥体系。民警通过大数据模型精准研判治安态势:某小区夜间停车纠纷增多,立即调度社区警力加强巡逻;学校周边流动摊贩聚集,联动城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过去是‘脚板警务’,现在是‘数据警务’。”红光派出所所长说道。通过建立“指挥室+路面警力+社区网格员”三级联动机制,红光派出所将响应时间压缩至3分钟,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精准打击”的蜕变。这份智慧,让平安更有速度。

护校安园:以坚守筑牢安全温度

“警察叔叔早!清晨7点,希望小学门口,执勤民警许茂盛正帮孩子整理书包。这样的场景,在辖区中小学门口每日上演。红光派出所将“护校安园”作为民生工程,构建起“三位一体”防护网:时空全覆盖——每日上下学时段,警力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结合,严查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带给师生安全感。隐患零容忍——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改消防通道堵塞、监控盲区等隐患,建立“一校一档”动态管理台账;演练常态化——每季度组织防暴恐、消防疏散演练,开展“情景模拟+复盘推演”模式,师生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10月,某中学演练环节模拟突发事件,学校安保人员1分钟内启动报警装置,3分钟后派出所巡警大队抵达现场,5分钟完成处置。“这不是演练,是红光派出所给我们的安全感。”学校负责人感慨道。近3年,辖区校园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这份守护,让安全更有温度。

矛盾化解:以温情厚植民心厚度

在红光派出所调解工作室,每天都在上演着“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民生诉求,派出所创新“三步走”调解法:第一步上门倾听,民警带着笔记本坐到群众炕头上,记录下每一句委屈;第二步情理法融合,邀请社区干部、乡贤达人组成“调解智囊团”,用推心置腹的话语解开心结;第三步跟踪回访,建立“一案一档”跟踪机制,防止矛盾反弹。

红光村两户居民因宅基地产生矛盾,民警联合村支书、族中长辈多登门调解,最终在田地里达成和解。“那天下着大雪,老张家儿子握着我的手说‘警察同志,这口气终于顺了’。”调解民警红着眼圈儿回忆。今年,红光派出所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7起,收到群众赠送锦旗32面。这份温情,让民心更有厚度。

79载初心如磐,“红光”荣光历久弥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红光派出所将红色传统深度融入警务实践,用忠诚担当书写新时代公安答卷。这盏守护尚志大地的平安明灯,必将继续照亮千家万户的幸福之路,激励着万千冰城公安人在守护平安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