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望“红光”的炽热憧憬,到成为“红光”的躬身践行,哈尔滨尚志市公安局红光派出所教导员任作伟的从警之路,镌刻着忠诚履职的奋斗足迹。早年,红光精神便是他心中的标杆;如今,肩负教导员重任的他,深知这份荣誉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与期许,更以传承者、践行者、开拓者的姿态,将红光精神融入血脉,引领派出所工作迈向更高台阶。
扎根基层 在初心中淬炼为民本色
2006年,任作伟从警校毕业,带着对公安事业的憧憬走进基层派出所。那时的他,怀揣着“把小事做好、把群众服务好”的朴素信念,用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一寸土地。挨家挨户走访时,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居民信息;调解邻里纠纷时,他的耐心与真诚让矛盾化解于萌芽;处理紧急求助时,他的果敢与专业让群众感受到安全。
一次,一位焦急的母亲冲进派出所,称孩子失联。任作伟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迅速梳理线索:孩子的日常习惯、外貌特征、可能的去向……他带领同事调取监控、走访邻居,最终在隔壁小区找到了贪玩的孩子。确认孩子安全的那一刻,他悬着的心才放下,转身又投入新的工作。这样的场景,是他日常的缩影,也是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生动写照。
“红光精神,就是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任作伟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他不仅积累了经验,更将“红光”二字刻进了骨子里——那是对初心的坚守,是对使命的担当。
勇挑重担 在攻坚中彰显担当作为
2024年,任作伟调任户政室负责人后,迎来了新的挑战。全局开展“大排查、大清仓、大起底”专项行动,他主动请缨,带领户政战线对辖区进行“地毯式”摸排。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他提出“圈层外延、辐射全域、重点管控、分类排查”的工作模式,将责任细化到人、任务落实到点。
行动期间,他带领同事走访居民、排查车辆、检查场所,共化解矛盾纠纷23起,整改安全隐患207处,排查车辆5564辆。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他与团队无数个日夜的付出。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红光精神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任作伟坦言。专项行动的繁重压力,让他对“永争一流”的红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那是面对困难时的迎难而上,是完成任务时的精益求精。
薪火相传 在创新中点亮红光之光
2025年,任作伟担任红光派出所教导员。对他而言,这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红光”之所以成为标杆,源于一代代公安人始终坚持为民初心与持续秉持创新追求。他深知,要让“红光”更亮,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矛盾纠纷化解中,他探索“四个同步介入”模式,即商贩纠纷请市场监管局介入,家校矛盾请教育局介入,邻里纠纷请社区介入,情感纠纷请家属介入。这一模式将情感疏导与关系修复融入调解全程,推动矛盾从“化解”向“融合”转变。今年夏天,一对新婚夫妻因丈夫嗜酒闹到要离婚。任作伟到场后,没有简单说教,而是联系双方好友共同调解。在欢声笑语中,夫妻俩回忆起青梅竹马的美好过往,婚姻危机就此化解。
从“仰望红光”到“成为红光”,任作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红光精神的滋养。如今,他以教导员的身份带领团队,用脚步丈量辖区,用真情服务群众,在化解纠纷、排查风险中践行初心、筑牢安全防线。
任作伟的故事,是尚志公安人的缩影。他以忠诚为笔、以担当为墨,在基层书写着红光精神的新篇章。从青涩新兵到派出所教导员,他始终铭记:红光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未来的路上,他将继续以奋发之姿扎根基层,让“红光”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