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未来五年,七台河如何立足城市资源禀赋、挖掘潜力优势?怎样坚持稳煤固基、多元发展?正是七台河“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深度追问。对于七台河而言,科学精准谋划七台河未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以来,七台河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部署要求,持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各级干部把握大局大势、出实招谋良策,科学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拿出更多改革攻坚、创新突破的硬招实招。
坚持“高位推动”+“顶层设计”,科学谋篇布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七台河把高位推动与顶层设计统一起来,科学谋划、脚踏实地,力争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
聚焦长期规划谋思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深入谋划七台河转型振兴规划思路,确保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聚焦资源禀赋谋特色。市级领导结合分管战线分管领域先后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交流会15次,立足七台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重点研商煤经济、冰经济、水经济、农业经济、低空经济、文旅体经济等发展方向,规划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路径,力争打造具有七台河自身特色的发展标签。
聚焦发展所需谋举措。市发改委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规划编制专家团队,就规划思路、目标设定和重点任务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所需相结合,积极与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对接汇报,精准谋划桃山湖旅游开发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全国及省市发展规划。
市发改委主任郭占贺说,我们将聚焦七台河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深化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规划编制专家团队合作,努力编制贯彻中央部署、契合省委要求、符合七台河实际、体现人民意愿的发展规划。
坚持“专家意见”+“开门纳谏”,共绘美好蓝图
共享建言献策,共创美好未来。今年以来,七台河采取请进来、沉下去、走出去等方式,精准把握国情及省情变化,积极抢抓发展新机遇,迎接奥运冠军之城新挑战。
“请进来”建言献策,在谋大局中抢抓机遇。七台河抢抓国家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有利契机,举办“谋发展议良策”推动“冠军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邀请23位高层次医学专家,围绕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32条,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市林草局邀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专家,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林下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21条,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沉下去”倾听民意,在应变局中共谋发展。开展“我为七台河市‘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征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意见建议48条,切实推进城市更新、做强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构建城市发展新优势。
七台河市委宣传部开展“我为七台河发展建言献策”活动,组织干部群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收集517条对策建议转交给民政、城管、体育等部门参考借鉴,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停车位错时共享、完善体育设施建设等举措转化为工作实践。
七台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国峰说,广大干部群众以创新之思、务实之举踊跃参与“我为七台河发展建言献策”,以“小建议”撬动“大变革”,共同擘画了七台河发展的新蓝图。
“走出去”汇智聚力,在开新局中再创佳绩。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结合七台河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市级领导带头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桃山区第十三中学、短道速滑体育中心开展重大课题调查研究。
持续推进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有针对性地组织桃山区、市体育局精干力量赴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学习借鉴场馆建设、人才储备等先进理念和模式,打造全国首家十二年一贯制短道速滑体育学校,面向全国招生216人,实现“七台河模式”系统升级,探索全国冰雪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
坚持“以上率下”+“部门联动”,实现同频共振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七台河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干为要,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优良作风,为七台河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敢干破局,破改革之难。创新开展“学先进、寻合作、促发展”行动,市委主要领导率七台河市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访问,市体育局与昆士兰州冰上速滑协会共同签署短道速滑项目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市教育局和布里斯班萨默维尔豪斯女子学校就国际合作办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市级领导带队赴北京市、苏州市等地开展招商引资,考察洽谈项目81个,推进项目33个,促成1000平方米干细胞储存库及实验室、精细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医药中间体项目签约,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硬实力、激发发展新动能。定期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揭榜挂帅”项目集中申报会议,各县区各部门积极主动谋划项目,把“揭榜承诺”转化为“实绩答卷”。
立足城市资源优势,市体育局积极争取2025-2026赛季全国滑冰U系列中学校际联赛(短道速滑)第一站和第二站举办权,通过以赛兴城,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截至目前,世界级金牌增至186枚,国家级金牌增至618枚,不断擦亮“奥运冠军之城”金名片。
坚持实干为要,解发展之需。加强经济工作调度,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各负其责、协同发力,经济指标呈现稳中向好发展趋势。1-9月规上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增长36%,增速位列全省第1;农林牧渔可比价总产值增长5.8%,增速位列全省第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增速位列全省第2;新签约项目数量增长64.71%,增速位列全省第2。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农林牧渔可比价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位列四煤城第1,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争资金、争成效、争进位、争试点、争一流”举措,推动《七台河市矿区总体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桃山区建成全国首所十二年一贯制短道速滑体育学校获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贺信,《勃利县商促会创建“联络站+调解室+合规指导”三维服务网,打通法治护航“最后一公里”》入选全国工商联商会推进法治民企建设典型做法,《新兴区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法治筑基、合规护航、健康发展》入选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推进法治民企建设典型做法,茄子河区山葡萄酒入选《2025年第二批特质农产品名单》,市中级人民法院获评全省法院“优秀庭审”一等奖,市公安局民警在全省刑事技术技能大赛获得法医物证一等奖……
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争取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助力七台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七台河举行,达成34项合作意向,投资额达73.95亿元,为七台河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能级注入强劲动能。
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成功举办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培训班,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让全省各市地广大干部走进七台河、了解七台河、推广七台河。
坚持快干增效,补民生之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造“有感服务·无感治理”城市品牌。紧盯各县区各单位围绕小区旧、停车难、管网堵等突出问题,推进民生实事252项,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学前教育新增优质学位1128个,改造老旧小区179栋,施划停车泊位4096个,新增公共充电桩169台,新建排水管网29.1公里,综合实施城镇内涝综合治理工程,铺设城市燃气管道16.3公里,推进国道饶盖公路茄子河段养护工程24.7公里,切实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广大干部纷纷表示,自全省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以来,切实提升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真本领,推动了更多改革攻坚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十四五”定能实现圆满收官。
“十五五”规划关乎七台河的未来。从传统煤城到奥运冠军之城,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升级,从城乡协同到文旅融合,从有感服务到无感治理……七台河正以“十五五”规划为笔,守正创新、蓄势谋远、破茧成蝶,真正凝聚起“一座城、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赢”的强大合力,奋力开创七台河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篇章。(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来源:七台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