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面对面” 冰城公安筑牢防骗“安全墙”

反诈宣传“面对面” 冰城公安筑牢防骗“安全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7 14: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有效提升群众防骗识骗能力,近期,哈尔滨市公安局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组织民警深入大学、敬老院及商业街,以“全覆盖、接地气、入人心”的宣讲,将反诈知识精准送到群众身边,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校园宣讲 织密学生“安全网”

大学生群体社会阅历相对简单,防范意识较为薄弱,极易成为“兼职刷单”“校园贷”“冒充客服”等诈骗的目标。为切实提升大学生识骗、防骗能力,市公安局组织民警深入多所高校,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设置宣传展点、开展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同学们可能都见过‘刷单返利’的广告,号称‘动动手指’就能赚钱,听起来诱人,但那都是骗子为大家量身定制的陷阱!”在某大学的反诈宣讲会上,民警幽默又生动的话语,瞬间吸引了全场学生的注意。

南岗分局注重方法创新,围绕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探索出“案例引导+互动启发”的宣防新路径。宣讲中,民警结合高校高发案例,通过视频展播、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剖析骗局,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反诈技巧。同时,指导学生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让大家关注官方反诈平台,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个人信息,切实守住“钱袋子”。

敬老院内 守好老人“钱袋子”

针对老年群体注重健康、渴望关怀且容易轻信他人的心理特点,市公安局聚焦养老群体中高发的“养老理财”“保健品推销”“仿冒亲友求助”等诈骗类型,组织警力深入敬老院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坚决守护老年群体财产安全。

“大爷、大娘,要是有人打电话说您儿子出事了要汇钱,您第一件事该干嘛?”“找警察!找孩子单位确认!”阿城区某敬老院活动室内气氛热烈,民警正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向老人科普反诈知识。

在宣讲活动中,阿城分局民警结合真实案例讲解“免费体检套路”等涉及老年群体的诈骗手段,并通过问答互动环节帮助老人加深记忆,累计解答疑问50余次。同时,提前梳理典型案例,编制图文并茂、字体清晰的宣传手册,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份,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识骗防骗能力,为养老钱装上“安全锁”。

商业街头 筑牢全民“防诈墙”

商业街人流如织,信息传播快,是天然的宣防阵地。市公安局组织民警在商场入口、步行街广场、沿街商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宣传点,针对沿街商户与往来顾客开展面对面反诈宣传,提升商户群体防骗免疫力,让群众在购物、休闲的间隙,就能接收到最新的反诈知识。

“这可比光看字有意思多了,刚才还拍照给我孙子,让他学习防骗口诀呢!”依兰县某店主拿着民警发放的反诈宣传单赞不绝口。

依兰县公安局在辖区商业街设立固定宣传点,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传单等方式营造宣传氛围,现场拆解诈骗话术与套路,指导群众如何识别可疑短信与诈骗链接。通过深入商业街开展“扫街式”宣传,针对商户资金流动频繁的特点,重点剖析了“虚假订单”“冒充公检法”等常见诈骗手法,深入讲解防范要点,切实提升了商户识诈防诈意识和能力。

(韦妍冰|编辑: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