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表演《英雄赞歌》、《中国脊梁》这些节目,就是要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展现出来。”坤河乡达满民族舞蹈团队长说。7月13日,黑河市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坝外草原上,第十届“库木勒节”期间,当地一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舞蹈团正在后台紧张排练备演。作为节日文化展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舞蹈团自编自演的民族歌舞与情景剧,成为传递民族记忆与文化活力的重要载体。
坤河乡民族舞蹈团部分成员合照(徐梓桐 摄)
十年坚守:用舞台打捞民族记忆
“我们舞蹈团成立十年了,编排的作品大多是和达斡尔族、满族文化相关的。”舞蹈团成员介绍,这支团队成员涵盖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村民,因对达满民族文化的共同热爱凝聚在一起。十年来,她们自编自演了《十送红军》《中国脊梁》等一系列充满正能量的节目,以舞姿展现北大荒人开疆拓土的精神内涵。
除红色主题舞蹈外,该舞蹈团还致力于濒危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现在满族满语使用很少了,但我们不能把它丢失了。”舞蹈团成员表示,团队尝试用满语演唱传统歌曲,让古老语言在旋律中延续;同时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故事,改编为舞蹈片段,让民族文化记忆在舞台上得以呈现。
舞蹈团成员表演辛勤劳作的家园生活(殷玥琦 摄)
舞姿再现迁徙史诗:情景剧里的达斡尔家园情怀
本届库木勒节期间,舞蹈团的重点展演节目是一部反映达斡尔族南迁历程的情景剧《坤河岸边》。“这部情景剧讲的是达斡尔人曾因列强侵略从原乡南迁的故事,前半段展现家园生活的美好,后半段呈现我们不畏艰辛的迁徙过程,以及搬迁后重建家园的生活状况。”舞蹈团队长介绍。剧中既有柳蒿芽渡饥荒的生存记忆再现,也有达斡尔人面对侵略时“英勇抗争、不丢气节”的民族精神刻画,让观众在舞姿中领略到民族的家园情怀。
舞蹈团成员表演达斡尔族南迁历程(殷玥琦 摄)
跨民族的文化接力:汉族妈妈带娃感受民族风情
舞蹈团的演出不仅吸引了少数民族群众,也让汉族游客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自黑河市的汉族游客张女士带着孩子观看排练后表示:“特地带孩子来体验达斡尔族文化,觉得很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她提到,现场的民族歌舞让一家人深切感受到了达斡尔文化的吸引力。
在“库木勒节”上,这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舞蹈团,用翻飞的裙裾将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精神与团结力量编织成动人的舞台诗篇,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节日主题,写下了最鲜活的注脚。舞蹈团队长感叹道:“不管是哪个民族,大家都是为了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而努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田鑫 陈昕 周雨珂 |编辑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