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布力风景旅游区,四季更迭绘就了如诗画卷,而那抹藏蓝身影,始终是这片土地上最温暖、最坚实的存在。他就是哈尔滨尚志市公安局亚布力分局民警闫勋鹏,群众口中的“小闫警官”。三载光阴,他以脚步为笔、以汗水为墨,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温暖的故事,成为游客心中四季常亮的坐标,一座风雨无阻、寒暑不移的守护磐石。
他如山径引路人 灯塔般照亮迷途者的归家路
闫勋鹏始终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植心中,每一次面对群众的求助,他都以最温暖的姿态伸出援手,用智慧与担当为迷途者点亮归途,彰显着为民情怀与应急处突的能力。
盛夏的亚布力风景旅游区,人潮涌动。当无助孩童的哭喊撕裂和谐,正在步道旁执勤的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女孩儿独自站在街道旁,无助地哭喊着“妈妈!”闫勋鹏迅速穿过人群,蹲下身来,用纸巾拭去稚嫩脸庞的恐惧与泪水,安抚道:“小朋友不怕,警察叔叔在,告诉叔叔你叫什么名字呀?”孩子的哭声渐渐平息,小声说出自己叫“乐乐”。乐乐只记得妈妈穿了白色衣服,但对妈妈的电话号码一无所知。面对信息缺失的困境,闫勋鹏沉着冷静,联动景区工作人员,利用广播和“14+N”微信群发布寻人信息。不一会儿,一位满面焦灼的女士踉跄跑来,在确认其身份后,闫勋鹏才松开一直紧握着乐乐的手,叮嘱乐乐的母亲:“景区人多,千万领好孩子。”
此刻,这抹流动的藏蓝,如同山间守护的磐石,再次无声地融入景区安宁的画卷——他是游人迷途时最坚实的依靠。
他如盘山道的疏浚者 化解争执旅途中的公正使者
旅途中,总会遇到一些小矛盾小争执。闫勋鹏凭借疏导之智,以公正执法与情理交融的沟通艺术,化干戈为玉帛,守护着游客的平安旅途。
险峻的盘山道上,游客因抢道争执渐起。接警后,闫勋鹏火速抵达现场,他先将两人分开,耐心倾听诉求,让双方郁结的怨气得以宣泄。闫勋鹏指着蜿蜒险峻的山路说道:“各位大老远来咱亚布力,图的是青山绿水的好心情。山路狭窄,抢道争快,因为一点琐事浪费快乐时光,值得吗?!”他条理清晰地指出双方的不妥,又公平提出让行方案,话语间有设身处地的理解和维护安全的坚定。在他情理交融的劝导下,双方涨红的脸色渐渐平复,最终握手言和,主动礼让,拥堵变通途。
一声“谢谢警官”,是对他公正、高超的沟通艺术,以及服务游客至上理念的最高礼赞——他守护的不仅是道路的畅通,更是游客心中那份对平安旅途的笃信。
他筑牢安全屏障 平安乡土深处的奉献卫士
闫勋鹏深知,真正的平安,深植于日常的沃土,他以高度的前瞻意识与躬身实践的奉献本色,将平安的根系深扎乡土,守护着一方安宁。
为了保障居民和游客的出行安全,工作之余,他深入景区各类场所。他利用空闲时间,组织景区工作人员开展消防演练,反复演示灭火器的使用,并深入场所检查电路是否符合标准、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器材是否有效等。在景区休息地,他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最鲜活的案例,为居民和游客揭开各类诈骗“画皮”,提升群众的识诈防诈的“免疫力”。镇上的居民见了他,远远便招呼:“‘小闫警官’,今天给我们讲什么案例呀?”一声“小闫警官”,道尽了乡亲们对这位“守山人”打心底的信赖与亲近。
他用扎实的脚步丈量着警民之间的每一寸距离,把安全的种子深埋进人们心里——那默默的守护,在日常的烟火气中悄然抽枝发芽,筑起山乡稳固的平安根基。
三年时光,闫勋鹏用脚步一寸寸丈量着守护的轨迹,将身影铸成亚布力最坚实的山梁。守护,并非一时炽热的烈焰,而是这位“守山人”将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默默熬成岁月的底色——让平安二字,如同不灭的篝火,在亚布力小镇的每一处山林、街巷间深深烙印、岁岁长青。(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