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加格达奇工务段盘古线路车间蒙克山维修工队的翟明朗、韩宇等一群00后“大男孩”,已经在大兴安岭腹地,全国铁路路网最北端、最为艰苦的嫩林线铁路蒙克山段工作四年了。这里最低温度-53℃,无霜期不足80天,有着“云过蒙克山,大雪满身粘”的传言。今年气温极为反常,“过山车”般的变化,给铁路人员、设备带来很大影响。
“这天气真是诡异说变就变,一周前还在下雪,昨天最低温度6℃还在穿秋裤,今天最高温度32℃,树叶都热蔫吧了,忽高忽低的气温不光让人难以适应,设备质量也要经受考验,这钢轨摸一把都烫手”。5月27日,从内蒙古大草原来到大兴安岭的青年职工霍文超在嫩林线512公里巡视时发出了感慨。“今天一早段里就发布了防胀预警,我们管内弯道多、坡道多,是防胀的重点地段。巡查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线路变化,及时掌握设备动态,保证运输安全”。为应对“过山车”一样的气温变化给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班长翟明朗向工友们提出了要求。
防胀巡查对于线路工们来说是最轻巧的活儿,同时也是最需要用心、尽心、精心去完成的工作。高温时段他们2人一组对小半径曲线、长大坡道、道床缺砟地段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密切关注线路状态,发现连续碎弯、枕木头离缝等胀轨迹象,要立即向段调度和车间报告,并作出应急处理。“钢轨热胀,哪块薄弱往哪顶,线路发生横向位移,钢轨看上去就像长虫吃鸡蛋一样,弯弯曲曲失去稳定性,列车高速运行一旦冲上去后果不堪设想!”小翟的提醒让大家倍感责任重大。
突然到来的高温,让职工们难以适应。头顶“火球儿”一样的烈日炙烤,脚下“碳条儿”一样的道床、钢轨热浪蒸腾,周围树木“围帐儿”一样密不透风,置身其间有如进了“桑拿房”。适应于低温的身体被突然改变打乱,只能用大量的排汗来调节失衡,巡查还没走上半公里就已经汗流浃背。“咱们这儿都30多度了,南方就更热了,这也代表着到漠河找北避暑的客流和即将到来的高考后休闲度假团逐渐增多。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巡查的范围一步都不能少!”小翟的搭档艾延林年纪虽小思想觉悟却很高。
“冬天挑战极寒,夏天接受高温‘考验’,咱们最北线路工还真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可不是,今天10多斤水灌到哪去了,不知道,知道的是腿酸脚疼,微信步数成了榜一大哥。”
小翟带领他的工友们,从早晨9时到达现场一直到晚间18时温度降下来,8个人分成4组。对管内陡长下坡终端、列车制动地段、道口、桥头、道岔、小半径曲线、站线、锁定轨温低等无缝线路重点地段,进行了不间断巡查,保证了林区百姓运输通道的畅通无阻。他们把责任扛在肩上,用脚步丈量钢轨的长度,用汗水守护出行平安。
(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于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