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公安:宣传防范齐发力 织牢安全防护网

鹤岗公安:宣传防范齐发力 织牢安全防护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8 10: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安机关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秉持数据赋能理念,凭借“以专对专”“以快制快”策略,有效遏制了电诈案件高发态势,推动反诈工作跃上新高度,全市实现连续19个月资金预警预后被骗率为“0”!

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全市电诈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42.42%,电话预警13.79万人次,见面劝阻103人,避免经济损失21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群众财产安全。

数据赋能精准发力 织密预警“智慧网”

4月8日,民警在辖区走访时遇到急匆匆外出的刘大娘,大娘自称外孙子打来电话说他在外地遭遇变故急需4万元钱,并反复强调“不要告诉他爸妈”。刘大娘与外地求学的外孙子祖孙情深,听到外孙子有事急忙准备前往银行汇款。但经民警核实,其外孙子并未给刘大娘打电话。见此情形,民警当即给老人上了一堂反诈课,及时切断了刘大娘和骗子的联系。

每一次劝阻行动都分秒必争。鹤岗市公安局立足“快、准、实”标准,严格按照预警劝阻分级分类进行处置,完善预警劝阻工作流程,落实“一条预警指令一个责任民警”的定人定责制度,确保每条预警指令流转推送、落地劝阻、见面回访都闭环式运行,坚决避免预警后发生再次被骗的情况,全力实现“劝阻一起、唤醒一人、少发一案”的目标。

创新基层警务机制 构建反诈“新格局”

“现在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学到反诈知识,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上当受骗。”正在南山区九州反诈美食一条街用餐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局在公园、广场、市场布设智能感应式音响系统,组建“警用无人机+移动巡逻车”的空中地面多维度反诈广播小队,高峰时段输出反诈警示语音,覆盖重点区域达25平方公里。
  全市公安机关共打造反诈美食街、反诈主题公园、反诈公益林等反诈主题网红打卡地4处,设立户外反诈标语、电子条幅等650余条,通过这些积极创新反诈宣传模式的具体实践,营造了“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精准打造宣传阵地 筑牢反诈“防火墙”

“任何要求转账汇款的行为都极有可能是诈骗,大家务必做到不轻信、不上当。”反诈骗中心民警孙志阳正在市公安局融媒体中心演播室录制反诈宣传视频,向网友讲解近期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今年以来,鹤岗市公安局创新成立公安宣传主播团队,针对春节假期、开学季等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时期,创作反诈防骗短视频在“鹤岗公安政务”新媒体矩阵发布,深受广大网友喜爱。同时,针对刷单返利、投资理财等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制作“反诈日历”“反诈日报”等,发动社区民警在居民群内广泛宣传。年初以来,发布“反诈日历”“反诈日报”及宣传短视频115条,受众达30余万人次,为群众筑牢全方位、无死角的反诈“防火墙”。

花式反诈再出新招  反诈宣传“又出圈”

为了做好线下反诈宣传,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纷纷亮出“新点子”。4月1日,社区民警在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讲座时,设置“愚人陷阱体验”环节,模拟诈骗场景,让市民学习反诈技巧。同时,市公安局在派出所大厅和各公共场所投放反诈充电宝34处,充电宝在使用时,手机界面会自动显示反诈宣传内容,让群众享受便利的同时,也给自身的反诈防骗意识“充电”。

此外,该局联合辖区企业精心打造“反诈超市”“反诈外卖”“反诈奶茶”等,各类商品纷纷换上了“反诈包装”,让反诈知识以更加生动、有趣、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鹤岗公安立足群众所需,不断尝试各种反诈“新招”,为广大市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累计开展各类线下反诈宣传活动340余场次,走访群众宣传覆盖达17.8万人次,有力增强了广大群众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