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三个扎根”全面做好农村警务工作

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三个扎根”全面做好农村警务工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20:1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2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服务乡村振兴,培育发展沃土。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深入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护航农村可持续发展、关心农民发展需求,以“三个扎根”推动辖区新时代农村警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扎根农村 脚踏实地夯实共建共治基础

“啥?!老潘原来是干部?一手农活儿贼利索,长得黑黢黢的,我以为也跟咱一样,半辈子种地的人呢!”提起潘正峰,农民老张不知道,他原来是分局的正科级现职干部,甚至已经把他当成了村里的“老人儿”,不仅地里长出什么果来都给老潘捎一份,自己有什么心里话也都能跟老潘讲一嘴。驻村一年来,老潘已经能做到“六百八十户,户户让进门,一千二百人,人人不隔心!”

在老张眼里,潘正峰不仅是“管片儿民警”,更是自己的“农友”“哥们”,他心中不能忘记,在他父亲突发疾病的时候,是潘正峰将老人送到了城里的医院,在女儿临近开学、居住证到期的时候,也是潘正峰放弃一天休息时间,把刚制做好的证件送到家。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温馨小事儿,让潘正峰和老张等村民的心越走越近,让潘正峰在明星村这块土地上的根儿扎得越来越深。

潘正峰说:“群众工作是基本路线,‘百家熟’是传家宝,地位和面子对我不重要,老百姓的认可更重要!”下沉明星村以来,潘正峰养成了“下地”的习惯,农忙的时候,更是扛着锄头、“二齿子”跟着农民朋友一起务农。而就是这在土里泥里“摸爬滚打”出的感情,为潘正峰在明星村的工作打开了局面。他深入开展走访工作,对全村情况进行核查记录,将“一标三实”工作落实到位,做到“基础信息掌上查”“安全信息一口清”,夯实基层农村社区治理工作的数据基石。

南岗分局以做实社区走访为基础,按照“一村一辅警”标准,将社区警务扎在田间地头,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分局积极和乡政府对接,全面落实“社区民警任村支部副书记”机制,构建“派出所吹哨、各单位报到”的组织安防体系,畅通了城乡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以此推进农村物防人防体系提档升级,组建规模逾100余人的乡村巡逻队,增设监控探头400余个,编织全覆盖防控网络,打造了乡村派出所平安建设的品牌标杆。

扎根农民 多元联动实现矛盾精准化解

“老王,老李,咱们老村长都说了,盖房圈起一米地,心里砌上一堵墙,咱都邻里邻居长大的,为这点事儿不值啊!”4月的一天,两名村民因为修建围墙发生争吵,王岗派出所民警王佰君立即启动“乡领导门诊、派出所司法所共同会诊、村委会出诊”三诊工作法,组织村委会、老党员参加调解。期间,详细讲解了《民法典》,老党员也凭借威望和经验进行劝说,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王佰君说:“调解矛盾,一方面要增加调解方案的科学性,一方面要增加调解方案的权威性。”南岗分局对农村常见矛盾进行精细化的调研和分类,并就村内常发的土地纠纷、杂物摆放纠纷、围墙修葺纠纷,有针对性地根据法律法规拿出合理合法的对策。同时,联合村委会、治保主任、司法所等基层治理单位,实施以“乡领导门诊、派出所司法所共同会诊、村委会出诊”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矛盾化解“三诊”工作法,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中枢内核,使“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在南岗这片沃土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扎根农业 朝乾夕惕培育冰城振兴沃土

“老杨你看,这玉米就是你春天的时候和我种下的,今晚,家里就烀着吃,你来第一穗!”望着前来帮忙的哈双派出所民警杨忠全,辖区农户老王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和他打着招呼。

原来,春种的时候,杨忠全就跟着老王忙乎,自己出车出油为老王跑腿代购种子化肥,而且还帮助老王检验农产品品质,为他家的丰收夯实基础。这一年时间,老王的地里每每熟了新的蔬菜,总邀请杨忠全过来尝鲜,而杨忠全也抽空儿带点猪肉去老王家“搭伙”,并帮老王解决下生产上的难题。临近秋收,老潘放心不下老王,无论车辆、人手,还是销路,只要农户需要什么,杨忠全就筹划什么、提供什么。

除了春种秋收,事关农业发展的事就放在南岗公安的心头。分局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与区农业农村局、王岗镇政府、红旗满族乡政府等多开展深度合作,秉持“打防结合、源头管控、综合治理”的方针,与辖区内的19个村委会建立起“一对一”的紧密联系机制,通过常态化的法治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现场指导以及定期的督导检查,确保黑土地保护的各项法规政策覆盖到每一寸耕作土地,融入农民朋友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同时,聚焦安全生产,常态化普及交通安全和反诈骗、防假钞的常识,指导辖区铅笔厂、果树园等生产单位,就其存在的安防隐患出主意、想办法、拿举措,促进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质增效、收获效益。(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