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壮丽70年•书写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

牡丹江:“壮丽70年•书写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13 17: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0日上午,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牡丹江专场在哈尔滨举行。

中共牡丹江市委书记马志勇围绕“继往开来,不懈奋斗,书写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这一主题,介绍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问题。

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一座开放包容、文化厚重、生态优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被誉为“塞北江南”、“鱼米之乡”,拥有“中俄地区友好合作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靓丽的城市名片。新中国成立以来,牡丹江走过了从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探索转型、追赶跨越到振兴发展的壮阔历程,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牡丹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70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按可比价格),人均GDP从建国初期的665元增长到4.9万元,产业结构由以工农为主,转变为服务业占主导、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工业经济从小作坊发展到拥有29个工业大类、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农业由“靠天吃饭、一粮独大”发展为特色高效精品农业,服务业由小商小贩惨淡经营到如今成为全国现代物流、金融生态、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特别是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民营市场主体占比超过95%,民营经济成为全市发展的主力军。

从边陲末梢到开放前沿,牡丹江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牡丹江市相继被国家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经济体制试点城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联系城市和全省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特别是依托百年对俄开放合作基础,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开放型城市,对外经贸拓展到177个国家和地区,对俄非油进出口贸易总额始终居全省首位,其中进口贸易额占全省的38.5%,出口贸易额占全省的25%,牡丹江市成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支点。

从温饱不足到美好生活,牡丹江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504元、列全省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58元、连续16年领跑全省,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实现倍增,“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风貌初步呈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就业人员比建国初期增长5.4倍,拥有包含7所普通高校、10所三甲医院在内的较为完备的教育和医疗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生活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牡丹江的发展成果,是新中国70年伟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写照,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产业发展“435”计划,走创新发展之路

聚焦全省“百千万工程”和“百大项目”建设,优先发展“旅游+”、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林木林纸4个优势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商贸、物流3个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文创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牡丹江市食品医药、林木林纸、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扎实,恒丰纸业卷烟纸系列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40%;桦林佳通是东北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友搏药业综合实力居全省医药行业三甲;富通空调是国内汽车空调压缩机专业生产企业之一;金缘铸业拥有世界最大轴重铁路货车摇枕和侧架生产技术;黑宝药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熊胆粉生产科研基地。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走开放发展之路

依托区位优势和对外合作基础,围绕黑龙江省“一个窗口、四个区”建设,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初步构建起以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牡丹江B型保税物流中心、9个境内园区和14个境外园区为依托的较为完备的开放平台体系,打造了集4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物流园区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于一体的跨境联运体系,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林木林纸、轻工建材等为重点的贸工一体化外向型产业体系,搭建了国际教育、对俄诊疗、国际体育赛事等人文交流体系,牡丹江在全国全省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走绿色发展之路

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防控专项整治,加大牡丹江、镜泊湖、穆棱河等河湖污染防治力度,努力让牡丹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留住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全力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编制牡丹江全域旅游规划和冰雪旅游专项规划,大力推介牡丹江“冰雪胜境、避暑天堂”旅游品牌形象,实施“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出旅游+森林养生等九大主题产品,形成了“湖林雪边俗特红”七大特色,目前正在谋划推进总投资170亿元的30个重点旅游产业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和22%。

注重“城乡协同共进”,走协调发展之路

以内涵式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功能、业态、环境全面升级,牡绥高铁、哈牡客专建成通车,牡佳客专、绥东机场建设正有序推进,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海林市横道河子镇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宁安市小朱家村等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全面落实“民生清单”,走共享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堵点和难点问题,梳理“民生清单”,以工程式、项目化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保持在80%以上;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累计实现1502户3174人稳定脱贫、15个贫困村实现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8%;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回迁办证等难题,累计解决1万多户逾期未回迁和9.6万户居民房产办证问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部完成,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1%以内,“平安牡丹江”建设不断深化,“办事不求人”在各个领域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不断汇聚振兴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在解放思想方面,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认识层面破题、向实践层面传导、在作风层面深化,着力整治消除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自满症、僵化症、官僚症、自闭症、畏难症、恐慌症“六种病症”和政策依赖、资源依赖、传统产业依赖、传统贸易依赖“四个依赖”,以及软、浮、虚、推、低“五种顽疾”,锐意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在作风建设方面,持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九项规定”,持之以恒反“四风”树新风,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树立了一批“三个好把式”、“五个好作风”先进典型,严肃查处、公开曝光了一批反面典型,干部队伍精气神不断提升。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以钢牙啃硬骨头的自我革命精神重塑营商环境,严格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意见,通过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创新“办事不求人”举措,提高“最多跑一次”事项比重,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分类施策开展“清赖行动”,深入实施政府失信违诺、不作为乱作为等12个方面专项清理整治等系列措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在今年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牡丹江综合排名第4位,其中,执行合同、办理建筑许可两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在净化政治生态方面,坚持“零容忍”反腐败,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一批腐败分子被依法查处。深入开展“微腐败”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扶贫、涉黑涉恶等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今年全媒体直播5期《雪城亮剑•电视问政》节目,80%以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以上率下、从严从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对市直机关进行“政治体检”,风清气正、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得到不断巩固。(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