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美丽乡村谱新篇 内外兼修焕新颜

作者:杨洪亮 潘宏宇 刘柏森 来源:黑龙江日报
2017-10-12 09:27:52
分享

黑龙江日报10月12日讯 近年来,方正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县重点工作之一,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抓产业以筑牢建设基础,宣传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美德,重塑乡村道德规范,改革和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以筑固建设成果。

如今,方正县美丽乡村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10月,全省美丽乡村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该县召开;2016年8月,全国美丽乡村暨农村精神文明现场会在方正召开;目前,已累计打造美丽乡村样板村25个,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村30个。

仓廪实知礼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生活是否富足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标准和前提基础。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方正县把产业发展作为优先课题,创造一切条件让农民富起来。该县以现代农业为目标,在宏观上把域内农业确定为以稻米种植和加工为主、以肉鸡养殖、食用菌栽培、北药种植和方正银鲫养殖为辅的“一主四辅”产业布局,并出台多项措施予以扶持。

方正县有126万亩耕地,其中超100万亩是水田。做强稻米产业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为了进一步挖掘土地和农民的自身潜力,近年来,方正县主动承担了农村土地确权、股份权能改革等12项国家和省市级改革试点任务。通过这些改革的实施,盘活了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激发了农民的创造力和活力。

土地确权的完成和县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建立,使方正县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井喷般涌现。到现在,该县种粮大户已发展到300余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00余家,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到近400个。

近年来,方正县采取多种措施打造“方正大米”这一品牌。经过努力,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方正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方正大米为驰名商标;2010年,国家绿色食品中心批准方正县为“全国50万亩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2013年,国家商标局批准“方正大米”为中国驰名商标。

稻米加工业是方正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在方正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县内大大小小的稻米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该县农业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县稻米精深加工企业已达120家,其中,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11家和7家。

只靠水稻种植,农民收入的上升空间毕竟有限。方正县在做强稻米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肉鸡养殖、北药种植和方正银鲫养殖。该县建立了食用菌产业和肉鸡养殖发展基金,并加强了小额贷款等信贷支持,为这4个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经过几年的发展,方正县的食用菌、肉鸡、北药和银鲫这4个产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食用菌年产超1亿袋,产量3万多吨,实现产值近亿元,已经形成了以大罗密镇、方正镇周边和6个林场为重点的食用菌主产区;全县年出栏肉鸡2000万只,涌现了诸如哈尔滨大昌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肉鸡加工龙头企业;北药发展到3万亩;方正银鲫放养达到2万亩。

随着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的涌现,潜在剩余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如何容纳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

方正县给出的办法是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乡村工业。为此,该县确定了“1+3+ 1”的产业发展定位,即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新能源、原材料、新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既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在空间上,则按照“一区九园”来布局。一区是指方正经济开发区,9园是指设在县内8个乡镇的8个产业园及该县与方正林业局共建的方林产业园。截至目前,这些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63户,拉动就业10000人次,初步形成了产城融合、城乡互动的新格局。

正其心修其行

十二个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字标语被喷绘在“德礼之家”门前的墙上,赞颂莲之高洁的村歌《莲村谣》在村童口中传唱。在方正县方正镇建国村,时刻会让人感到文化润物无声的力量。

村文体活动室宽敞明亮,读书室书籍满柜,电子室电脑可以畅游互联网……在天门乡天门村,公共文化设施一应俱全。

做剪纸、搞创作、看演出、跳广场舞……在德善乡安乐村,每到农闲季节,村民大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娱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一段时期以来,如上的一幕幕一桩桩发生在方正县的各个村屯,只是具体内容有些差别。

文化、文明的内核是价值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方正县坚持把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建设全过程,把“崇德向善”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打造文明、淳朴、和谐的村风和民风。

方正县在各乡、镇、村的主要街路设置核心价值观大型宣传牌15块、宣传板和标志牌200余处,让“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民心。

方正县整合了道德讲堂、农民技校、农村剧场、节庆礼堂等多种资源,辟建了乡镇、村、屯“德礼之家”。以“德礼之家”为载体,方正县推动“德礼满方正”活动向农村深入开展。

各个村都制定了有自己特色的村规民约,来约束大家的行为。积极开展“比家风、晒家训”活动,耕读为乐,德礼传家,崇德尚礼、互帮互助在乡村蔚然成风。

各个村广泛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和最美庭院、书香门弟、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等评选活动。

各个村积极组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文明阳光的文艺演出,倡导移风易俗,摒除陈规陋习。

近年来,方正县在扶持城乡文化事业发展方面也着墨颇多。

方正县通过对上争取项目、激励社会参与、财政加大投入等措施,加强了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该县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集千人影院、图书馆、剪纸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方正县文史馆;先后投资368万元,建设完成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67个村级文化资源共享点;投资建成了4个大型文化广场和10个中心村文化广场,还建成了8处农村体育休闲广场。

除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正县还把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2012年,该县一次性从省内外各大专业院校招录20名专业人员充实到文化馆,成立了方正县文化馆演出队;以县文化馆为阵地,常年举办舞蹈、音乐、摄影和美术等方面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业余文艺人才;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服务等手段,推动社会化文化学校的发展与壮大。据统计,至目前,方正县已有书法、美术、舞蹈、剪纸、戏剧、影视、作家、民俗等文艺协会10余个,有一大批会员在活动。

方正县还在城乡举办了端午节专场文艺演出、莲花节专场文艺演出、“导德齐礼”专场文艺晚会、廉政文化建设文艺演出、旅游消夏文艺演出和农村文化大院文化惠民巡演等文艺演出活动,举办青年歌手比赛、少儿舞蹈大赛、广场舞比赛等文化赛事。各种演出和比赛,营造了浓浓的文艺氛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分建七分管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方正县把改善民生作为落脚点,为农民创造一个现代、干净、方便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方正县以宅基地置换新居的方式,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民住房1万平方米,连同之前城镇化集镇和社区建设的各具特色的农民新居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为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方正县还全面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仅2015年和2016年,该县就实施并完成乡村基础设施项目104个。2017年,该县又安排资金1600余万元,实施两个批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4个。

宜居环境,三分建七分管。如何使乡村的整洁环境一直保持下去?

以往,方正县农村处理垃圾就三招:烧、埋、扔。结果是碎砖烂瓦、农药瓶、塑料薄膜、玻璃残渣等被村民随意丢弃、堆放。即使在集镇周边,沟渠里也是各种生活垃圾随着污水一起流到农田。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方正县首先推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1.0模式,就是乡镇转运、县处理。但部分乡镇距离县城较远,要求三镇、五乡的生活垃圾全部运到县垃圾处理厂,效率低、成本高;加上村民居住分散、环保意识不强,生活垃圾处于“户无分类、村难收集”的状况。

经过科学分析、研究,2015年方正县委县政府打造了户分类、屯保洁、村收集、乡镇处理的垃圾处理2.0模式。

方正县首先打造硬件,加大投入建成“一大五小”分片区垃圾处理的格局:“一大”是投资4802万元,建成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该厂占地面积11432平方米,厂房面积近4680平方米,采用IS仿生“工业胃”无害化实时处理技术,日处理生活垃圾150吨,产出有机复合肥25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0.8万吨。方正镇和离县城比较近的松南乡、德善乡所产生的垃圾,由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五小”是投资1000多万元,分别在大罗密镇、天门乡、会发镇、宝兴乡、得莫利镇建成5个小型垃圾处理厂,方正率先做到乡镇垃圾处理全覆盖。

方正县做到了“五个一”的标准,即每个乡镇1个垃圾处理厂、每个乡镇配备1台垃圾压缩车、全县253个自然屯每个屯补贴1万元保洁经费、每个屯配备1名保洁员、每个屯配备1台小型电瓶垃圾转运车,确保垃圾及时清理和转运。

随后,方正县进一步把制度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保障,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持续巩固。

首先是建立全民建管机制。方正县通过开展“爱家乡、建家园”活动,发动全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绿化植树。每个乡镇都建立了《美丽乡村建成项目管理办法》,责任落实到人,对乡村绿化的“乔灌草花”都落实专人管理,确保成活率,让人人都成为美丽乡村的拥护者、建设者、维护者、管理者。

其次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方正县采取鼓励企业和农民先行自建、政府资金补贴方式来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同时,坚持“三议一表决”的原则并实施“三务公开”,有效解决了以往定事久议不决、村民“被美丽”和等、靠、要等问题。

再次是建立大城管机制。方正县针对乡镇无执法权的实际,在全市率先成立4个乡镇执法中队,提高了常态化管理水平。

最后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方正县各乡镇都制定了《垃圾转运处理和村屯保洁管理办法》、《保洁员工作职责》《村屯环境卫生验收细则》等制度,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考核,与村屯干部及保洁员工资待遇直接挂钩,切实发挥了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环境由人创造,它反过来也塑造人的行为。如今,文明、整洁的观念已经渐渐融入方正人的日常生活。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