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如果缺少包容精神,视底层艰难于不顾,过度迷恋所谓的国际化、全球化,不仅脱离了社会现实,也容易制造阶层对立和社会矛盾。
近日来,我国南方地区普遍高温,一些城市的市民涌入地铁、商场等有中央空调的凉爽区域避暑。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有损市容,有关部门应该禁止,但坦率来说,一个允许穷人蹭凉的城市恐怕比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更能体现文明的真正意义。
其实,市民因高温涌入公共空间避暑,不仅发生在中国城市,而且也发生在世界各地。美国一些城市在高温时期,就普遍采取开放市政大楼、图书馆、社区中心等公共区域的做法。城市并不仅属于衣冠楚楚的富人,同样也要服务于生活困窘、不那么文明的低收入者。地铁站的过道里躺着避暑的人群,的确显得不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可只要这些人没有妨碍到地铁站的正常运行,管理者就应该做到见怪不怪,我们也应该接受地铁站避暑纳凉的附加功能。
当然,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转型时期,城市居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的确需要有关部门的管理与纠正。各种市容整治,也的确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但是,文明城市究竟要文明到什么程度,却是一个需要严肃讨论的问题。文明生活是有成本的,过高、超前的文明标准,会对城市里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有严重的约束。欧洲等国的社区改造中,就出现过社区一旦提高档次,低收入阶层由于生活成本快速上涨反而被迫迁离,生活状况更加恶化的现象。而随着穷人的迁走,城区里低端产业与劳动力的匮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除了少数富裕阶层之外,大量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也开始快速上升,不得不压缩开支、减少消费,进而让城市陷入文明但萧条的困境。
作为一个处于城市化中期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大量并不富裕的低收入群体,盲目追求整齐划一的文明标准,很可能会损害城市生活的活力。很多时候,我们要接受和容忍诸如地铁站里纳凉、广场上跳舞、马路边烧烤之类的“低端”生活。因为城市生活是一个生态系统,高端、中端、低端的产业与人群,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没有了依赖低端生活的低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的高端生活也将受制约。
坦率地说,对地铁纳凉群众不宽容的声音表达了容不得低收入者甚至见不得低收入者的心态。这恰恰说明,一些自诩为社会精英的阶层,缺乏真正的精英的责任感与同情心。他们所需要的与其说是开放、多元、繁荣的城市,不如说是闭塞、单一、有序的城堡。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一旦城市的管理部门也具有这种“伪精英”心态,城市就会陷入阶层撕裂、贫富对立的困境,而难以成为包容、整合不同阶层的命运共同体。一个城市,如果缺少包容精神,视底层艰难于不顾,过度迷恋所谓的国际化、全球化,不仅脱离了社会现实,也容易制造阶层对立和社会矛盾。
一个现代的宜居城市,不应没有低收入者纳凉的地方。就此而言,那些允许市民在地铁站里蹭凉的城市,比起那些为了防止穷人露宿街头而在天桥下设置水泥锥丛的城市,要更人性化、更开明、更文明。(作者储殷为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