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我国旗忠于职守
在护卫队的荣誉室里悬挂着8个大字:护卫国旗,重于生命。这8个字是护卫队员宣誓时的誓词,也是他们每天用心血和汗水践行的诺言。
国旗护卫队有一个传统,每年新队员下连后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国旗护卫队英雄谱》。这本英雄谱上记载着34个历任护卫队员的英雄故事,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国旗之子”陶维革。陶维革1984年从湖北武昌入伍,在升旗护旗的5年里,他总是抢着多升一次旗,多站一班哨。有一天,他刚接哨不久,胃就开始疼起来,而且越来越严重,汗水湿透了礼服,嘴唇咬破了皮,他还咬着牙纹丝不动地站在哨位上,一直坚持到接哨。在回营区的路上他昏倒了,当其他队员把他送到医院后,才发现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医生痛心地说,如果再晚一会儿就没命了。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疾病缠身,乃至突发的极端情况,战士们坚定的意志从不曾动摇。2004年9月12日凌晨,执行升旗任务的方队刚下金水桥,齐步换正步第一步刚一落地,苏星突然感到自己的右脚被什么东西给扎了,脚底一阵钻心的疼痛。这时,升旗仪式已经进入程序中,停下来换人是不可能的事情。方队继续前行。每往前迈一步,他右脚的疼痛就加深一分,整个右腿都变得疼痛难忍,但苏星一直坚持着。国旗升到旗杆顶端,方队开始返回,钻心的疼痛又一下一下地折磨着苏星,他坚持住了,一步不少地坚持到了驻地,直到最后一步,方队的战友都没有发现他有任何异常。升旗结束,方队解散,苏星抱着枪一下子歪靠在门前的柱子上,这时战友们才发现苏星的脸色蜡黄,厚厚的礼服已被汗水浸透,战友们焦急地问他怎么了,苏星没有说话,颤抖的手指了指他的右脚。大家抬起苏星的右脚一看,全惊呆了,一根生锈的大铁钉刺穿马靴底,正扎在他的右脚心,把马靴和苏星的右脚死死地钉在了一起,鲜血已从马靴底渗了出来。战友们拿来一把大剪刀把马靴剪开,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脚从马靴里拔出来。
中队原擎旗手王俊华在降旗前的热身训练中,因踢正步时用力过猛,左脚拇趾踢断,可他硬是坚持到降完旗才去医院。中队护旗手宋岩突发高烧39℃,被送到卫生队输液治疗,到了下午4点30分左右,他对医生说,降旗时间快到了,得回去参加降旗,医生坚决不同意,告诉他如果不及时治疗将有肺炎的危险,宋岩乘医生不注意,自己拔下针头,跑步回到中队参加降旗任务……
这样的故事,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护卫国旗,重于生命”,早已化作国旗护卫队队员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国旗精神,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一曲曲国旗的颂歌。
爱国爱旗使命至上
与国旗朝夕相伴,国旗情结和国旗文化已融进每名护卫队员的内心。国旗卫士们不仅认真履行升降国旗和守卫国旗的庄严使命,还把升国旗、讲国旗、爱国旗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从内蒙古草原到南沙群岛,从青藏高原到东方明珠,国旗护卫队的足迹已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都成了国旗卫士们宣讲国旗、传播爱国火种的课堂。“升好第一旗,凝聚爱国心,这些活动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升旗。”有人这样评价。
几乎每一个护卫队员退役时,都要陪着国旗到最后一刻才肯离开;几乎每一个护卫队员离队后,都会以各种形式延续对国旗的承诺。1999年,退伍的牛建波回到河南老家。一天,一则国庆期间广州街头的很多国旗张挂不规范的新闻激发了他对国旗难以割舍的情感,他萌生了一边打工一边宣讲国旗的念头。远在东北的战友张燕辉也有此想法,俩人一拍即合,放弃了家乡稳定的工作,来到广东开始走学校、进企业,为群众义务宣讲国旗。护卫队一些退伍老兵得知了这一消息也纷纷前来,加入这个特殊的集体。8位旗手行程10多万公里,为160多所学校、企业义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旗教育180多场,听众达35万人次。
烈士子女李爱娜是国家机关的宣传干部,多年来,她坚持为战士们义务教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为中队义务培养文艺干部。“我和国旗护卫队接触十多年了,在一代又一代官兵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一支懂得爱的部队才是最有战斗力的。”李爱娜这样说,她感受到了护卫队员们对国旗、对人民的质朴无私的爱,人民也回馈他们以最真挚的爱戴和敬意。
家住北京市和平里的孟建设师傅从2001年1月起,每3个月都会为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修脚、治脚病,至今从未间断;来自革命老区的李大姐给战士们做鞋垫,一做就是十多年,一针一线,渗透着对战士们的关怀和爱护……国旗,将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有多少次日出,就有多少令人难忘的故事;有多少次升旗,就有多少感人肺腑的事迹。冉冉升起的国旗日益成为国家繁荣发展的缩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飞腾的象征。守护国旗的护卫队员则是国旗精神的践行者,他们对国旗的铮铮誓言,将伴随飘扬的国旗,永存人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明阳)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