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8世纪日本的文具盒、19世纪法国的机械鸟音笼,清朝皇帝用的美国头疼药膏,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外国文物长什么样又在哪儿呢?
原来,它们本是沿着丝路飘洋过海而来的舶来品,一直以来大都深藏在故宫仓库中,而昨天(13日)上午,故宫在鼓浪屿的分馆——外国文物馆举行了开馆仪式,刚才提到的那些外国文物在内的首批219件清宫旧藏,在厦门鼓浪屿与广大游客见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北京之外的第一座实体分馆填补了我国没有外国文物馆的空白。同时这200多件外国文物,绝大多数都与世人素未谋面,是第一次对公众展示,讲述着中外交流的一段段佳话。
从鼓浪屿三丘田码头上岸,往西北方向步行不到200米,在一堵与“故宫红”色号接近的红墙内,有一座美国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三层小楼,这里便是故宫鼓浪屿外国馆的所在。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厦门成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外国领事、传教士和商人纷纷涌入鼓浪屿,先后有13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如今这些外国公馆、银行、学校、医院和教堂共同造就了鼓浪屿“外国建筑博览会”的盛名。故宫也选择在这里的救世医院和护士学校旧址成立外国馆。
外国馆馆长任万平介绍:“这地方是原来的救世医院和护士学校,是中国最早的护士学校,救世医院是传教士建的,本身就和外国人有联系。外部结构建筑结构没有调整,我们要保持原来的历史风貌,但是对于展厅内比如展柜小环境要做微环境调整,这样适应文物。”
将外国馆设立在鼓浪屿,除了岛上异域风格的建筑遗迹和皇家珍藏的异域物品相互辉映,还因为鼓浪屿面向蔚蓝大海,与台湾金门岛遥遥相望。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这样既能促进两岸交流,又能弥补我国缺少外国文物馆的遗憾,“大家可能有这个感受,到世界各地看一些著名博物馆,在这些博物馆里陈列来自中国古代的文物,但其中有一些它的来路是不对的,甚至是非法获得一些东西。我们的博物馆里陈列的外国文物确实很少,但故宫博物院是个例外。我们由于五百年来是皇宫,二十四位皇帝居住在这里,会经常接待外国使臣,外国使臣会把他们那个时代或者他们以前最好的东西送给中国的皇帝来‘显摆显摆’。几百年下来汇集上万件文物,价值很高,故宫应该承担起我们缺少外国文物馆这样的责任。”
开馆首展的219件套外国文物藏品,大部分一直保存在故宫的库房里,从未向世人展示过。文物分别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既有18世纪日本的文具盒、19世纪法国的机械鸟音笼,也有20世纪初英国的餐具和美国的头疼药膏,西洋和东洋国家的瓷器、香料、武器、织绣纷纷亮相,时间跨度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其中,放置在入口处临展厅正中的一尊高1.9米的铜镀金象驮转花钟被誉为“镇馆之宝”。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万秀锋告诉记者,花钟是18世纪从英国运到紫禁城,赠送给乾隆皇帝的,“这件材质是铜鎏金,整体铜鎏金,上面嵌了大量宝石,在故宫收藏的钟表中也是非常精美的一件,可以说是这个馆的镇馆之宝。从英国走海陆绕半个地球运过来,会有一些工匠跟着到中国来组装。”
花钟的最下方是山石形底座,内部装有音乐和活动机械装置。底座既有帆船湖上行,也有乌龟驮花瓶,还有雄狮在洞口处。底座之上有持盾牌长矛的士兵,簇拥着一尊大象,象的腹部有圆盘,上有宝石镶嵌。象身上似背负着两层亭子,第一层中央站着佩刀士官,第二层有两条龙缠绕在树上。而所谓计时部分位于亭子上方,异常精美,钟顶端立奖杯,杯中插着宝星状花。当音乐启动,底座的帆船徐徐向前,狮子在洞口时出时进,大象的眼睛会转动,鼻子甩动,尾巴摆动,亭子中央的士官左右转动像在巡逻,而盘龙也会随之盘旋。
万秀锋介绍:“因为当时宫廷里面的钟表首先是陈设性、观赏性,其次才是实用性。我们看到有动物有植物,有不同地域的风情,说明当时世界非常融合,不同地域、不同文明都融合在这个钟表里面。英国把这个钟表运到中国来,也是显示当时整个世界已经融为一体,包括印度、欧洲、东南亚风情,整个世界都连为一体。”
故宫目前拥有外国文物13000多件,均为海外交易、商品交流、使节纳贡汇聚而成,是中华文明古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故宫鼓浪屿外国馆馆长任万平告诉记者,目前外国馆票价50元,将采取现场售票和网络预约方式,由于场地有限,馆内将限流每日不超过2800人,“这里有绘画、织绣衣服和布料,这些东西都是有机的,不能长时间展览,一般都是展期三个月,之后要进行调整。目前是窗口售票,调整好之后会网上预约,每天最大参观人流为2800人,这为什么是一个个小房间?因为当时是医院,就一个个诊室,所以它小,有个别小屋子可能七八个人就占满了,所以大家在不同的空间来回循环,这样一天最高的数值是2800。”(记者丁飞陈赓)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