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铺就幸福路——黑河市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作者:吕游 孙晓锐 来源:东北网
2017-05-02 12:33:05
分享

东北网5月2日讯(吕游 记者 孙晓锐)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黑河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回望过去五年,一串串增长的数字、一个个新政新规、一项项改革举措、一幅幅民生图景,传递出了令人温暖的力量。大手笔的民生保障投入连接着千家万户,从贫有所扶、到劳有所得,从病有所医、到老有所养,从学有所教、到居有所安,从远及近、由表及里,一幅黑河五年来民生建设图景清晰可见。

为百姓铺就幸福路——黑河市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黑河市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推进组的工作人员进行测量工作。

贫有所扶 百姓共享改革红利

扶助一户贫困户,温暖一个家庭;实施一项惠民工程,造福一方百姓。黑河市始终坚持民生至上,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频共振,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为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5年来,黑河把更多新增财力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市完成城市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2.7万户和5.9万户,建设廉租房4033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两亿元;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标准分别提高了210元、1992元、3460元;37个贫困村、5.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投入2.3亿元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全市2.5万少数民族群众受益。全市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4%,相当于过去10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和,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涉及教育、卫生、住房、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惠及全市城乡群众。

今年,黑河市以整村脱贫为目标,推进56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村一品等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优先改造2658户贫困户危房,实现贫困群众危房改造全覆盖。铺设自来水管网、安装消毒设备,解决5258户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完善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配备乡村医生。

黑河市今年还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重点抓好参保扩面工作,对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建立城乡统筹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切实维护保障劳动者权益,将法律援助机制引入仲裁环节,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让群众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

业有所从 开启群众致富门路

就业创业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充分就业带来的是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满意度的提高。五年来,全市共新增就业9.7万人。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1年增加9827元和4318元。

“专场招聘会”、“公益性岗位开发”、“创业大讲堂”……黑河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通过实施全民创业促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技能培训等措施,着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双零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道。2017年,黑河市将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创新创业,依托黑河科技网,建立完善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技人才以及科技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项目数据库,面向社会搭建并开放区域科技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落实保险补贴等惠民政策,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作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病有所医 织密社会保障网

黑河市把卫生惠民工程摆在重要位置,全市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治和卫生应急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提升了居民健康水平。5年来,全市投资11.68亿元用于卫生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较之前增速达136.92%。市政府先后下拨专项资金5630万元,为市直3家医疗机构采购核磁、CT等先进医疗设备。今年开工的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和儿科楼建设工程主体已完工,市中医医院附属楼续建工程即将完工并投入使用。

黑河市在强化医疗保障上狠下功夫,全市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人均筹资标准达到570元,筹资总额达3.34亿元,较5年前增加2.5亿元,人均筹资标准提高了420元。深入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提升高额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9种大病实行单病种付费,并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和失独家庭残疾人康复项目报销种类增加到9种。同时,对农村贫困人口和失独家庭门诊、住院报销实行“一取消、三降低、四提高”政策,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深入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制度,截至目前,已为6362人次垫付资金2657万元。同时,对享受“先诊疗、后结算”政策后仍无力支付部分医疗费用的贫困人口进行疾病应急救助,缓解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从现代养老体系建设,到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再到争取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五年来,黑河市织牢了更加密实的社会保障网,推进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为群众提供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

分享

推荐